◆◆:: 網站地圖 ::

源自中國周朝時代的「醬」

 

醬油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智慧結晶之一,一般認為醬油是從「醬」演變而來的。最早使用「醬」字的書籍出現在中國西周時代,如《禮記》寫道:「大功之喪,不食醢醬」、「膾炙處外,醢醬處內」,《周禮》則有:「膳夫掌王之食飲膳羞.......醬用百有二十缸」,顯示「醬」在當時已是非常重要的調味品。因此,若從「醬」開始推算,那醬油就有將近3000年的歷史了。不過此時的「醬」和現今的醬油並不太一樣,當時的「醬」是用肉類去醃製發酵後所產生,大概就是肉燥肉油之類的東西,和現今的魚露作法類似,樣式和作法和現今以豆類發酵製成的醬油並不相同。

 

哪些食品可稱為醬

◆以製作過程來說》》加鹽發酵製成的製品,如醬油、甜麵醬、豆瓣醬、 豆豉、醬瓜、醬菜等,此外,在中華料理文化中,發酵製成的調味品還有酒類、酢類(醋)、糟類(如紅糟肉)。

◆以形體來說》》將食物搗爛或切碎再去熬煮也稱為醬,如果醬、花生醬、肉醬。

 

 

從動物性的醬轉變成植物性的醬

 

在3000年前的周朝,一般百姓難得有肉可吃,因此以肉類製成的「醬」算是一種奢侈品,大概只有貴族能品嚐。之後人們開始用植物來釀造「醬」,由於原料便宜,風味亦佳,因此植物性的「醬」廣為流傳。這其中,以 榖類為原料所製作的醬最為普遍多元,發展出豆醬、麵醬、味噌等類,其中豆醬的型態可能類似現在的豆瓣醬,日後的醬油就是從豆醬演變而來的。

 

根據史料顯示,豆醬在漢朝或之前就已經普及,當時王充所寫的《論衡》一書就有提到:「世諱作豆醬惡聞雷」(約1900年前),其意思大概是一般人做豆醬最忌諱聽到雷聲。以此推敲,製作豆醬已經是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才有忌諱一事的出現。

 

 

 

醬油的雛形-豆醬清

 

東漢末期,崔寔在他的著作《四民月令》中有提到:「正月…可作諸醬、肉醬、清醬」(約1800年前),有人認為「清醬」指的就是醬油,不過書中並未對「清醬」的型態及做法有所說明,因此無法得知兩者之間的異同。

 

到了中國南北朝時代,北魏國有位賈思勰先生寫了一本《齊民要術》的書(距今約1500年),這是一本紀錄當時農業及平民生活的百科全書。該書提到許多作醬的方法,其中有一種方法是用烏豆(黑豆) 來製作醬,而書中也提到一樣名叫「豆醬清」的調味品,一般推論就是從烏豆醬中所濾出來的清汁。《齊民要術》並紀錄了用「豆醬清」去調味的料理法,如「燥脠」料理,作法是先將羊肉、豬肉合煮蒸熟後細切,放在甑(底部有許多小孔的瓦器)上蒸,再加入生羊肉、雞子,以及生薑、橘皮、醬清調味。此外,還有用豆醬清去醃漬羊肉和豬肉的「生脠」料理。

 

若依據《齊民要術》的內容,「豆醬清」是濾過的汁液,型態和醬油一樣,而拿「豆醬清」來燉煮或醃漬的手法,也和現今醬油的使用方式一樣,因此有人認為「豆醬清」就是醬油,不過也有人覺得「豆醬清」和醬油仍有做法的不同,因此不算醬油。總之,「豆醬清」是不是醬油這一件事仍有待討論,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使用「豆醬清」來調味已經是常見的料理方法。此外,《齊民要術》還記載許多用「豉汁」調味的料理,從字面來看,「豉汁」應該也是 類似醬油的調味品。

 

 

醬油一詞的出現

 

醬油名詞的出現大約在南宋時期,林洪所寫的《山家清供》這本食譜書中有記載:「韭菜嫩者,用薑絲、醬油、滴醋拌食.......。」此後醬油一詞就普遍出現在各書籍中,不過因各地方的方言口語不同, 仍有其他的稱呼,像清醬、豉油、豆油等都是醬油的別稱,又如在台灣,人們稱醬油為「豆油」(台灣語),意即豆類釀製的醬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