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眾分享是心靈創作的支柱
如約翰‧伯特曾舉達文西畫作為例舉出︰「如今原作的獨特性都只在於它是某件複製品的原作,我們再也體會不到,他以獨一無二的影像出現在某人面前的感動,它的重要意義再也不是來自他說了什麼?而是它來自什麼。」在15年前一個機緣裡,時任台北縣文化中心主任劉峰松先生與翁立委,鼓勵我不必在拘泥於從師學畫,要繼續畫出屬於自己的風格。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年齡也一年一年的增加,縱然我來自基層工人和低學歷是阻力,卻是不斷自我努力的動力,居住於農村,但一景一物變成了畫中之像。是大眾耳熟能詳的記憶,更貼切於社會,而成大眾藝術,觀賞這幅畫,而得到畫裡面的樂趣,是素人創作之元素,和大眾分享快樂與共鳴是心靈創作的支柱與歡愉。藝術在農村萌芽
而故鄉「埔鹽圖書館」的展覽,其不亞於大都會的美術館、藝文中心,為文人雅士的瀏覽去處,讓藝術文化在農村萌芽紮根,更讓鄉親多了一處舒緩平日忙碌、緊張生活的空間,藉由藝術欣賞引發官者的共感和共鳴。生生不息
從圖書館每次展覽中,感受到蛻變的埔鹽,而這一切都是在陳鄉長的帶領下,與圖書館人員不遺餘力的付出,讓傳統的農村社會開創更多元而豐富的人文價值。然而,更重要的是希望透過鄉親共同的參與,讓藝文創作能不斷向下紮根、成長茁壯。資料統整與撰寫︰203莊雅鈞
參考與引用︰埔鹽藝文視窗第十期/藝論紛紛/周志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