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和宮
福和宮導覽列回首頁 簡報頁 歷史 地理 建築 文物 信仰 祭典活動 社區互動 新聞報報 幕後花絮 誰來挑戰
   您目前的位置>歷史>福和鐘聲

中和簡史

福和宮簡介

福和宮沿革

福和鐘聲

 

中和八景之福和鐘聲

  「中和八景」本來都因景色令人讚賞,或是有特別的意義而得名但因近代社會變遷快速,昔日的八景已改變、不存或是劃歸為永和地區,而現在也只留其名令人緬懷。但八景之一的福和鐘聲,則是位在我們今日的「福和宮」之內。

 

福和鐘聲

  位於前中和庄廟仔尾,今廟美街福和宮,其前方臨溪畔原有舟楫來往,和廟內鐘聲一起,令人有深幽的意境之美。後來小溪成了排水溝渠,溝渠也在近年填平蓋小公園,老人小孩可以在旁休閒遊憩,四周公寓樓房包圍,擺攤林立,昔日景致已不再。



福和宮大鐘

 

其他七景介紹

碧湖怪石

  位於中坑牛埔一帶,在今圓通寺的後山,因其岩質地屬沙岩層,天然石塊容易受到風化,使石塊形成許多奇形怪狀的石頭,因此而造成一幅壯觀的怪石情景,也被譬喻為奔獸、厲鬼。


尖山晚渡

  尖山位在今景平路景美地區之秀朗橋頭、秀峰街口,因其山勢尖聳故稱尖山。其東臨新店溪層巒疊翠,昔日設有渡口以往返於景尾之間。每逢黃昏,兩岸搭乘渡船往來的遊客多,形成一幅熱鬧的情景。

 

尖山與車水馬龍秀朗橋 《中和市志》(87)

 

員山遠眺

  即今日積穗員山子,為中和地區西北部獨立的一個山頭,與圓通寺所在的山遙遙相望,因而得名。登到山頂向南可望圓通寺,向北可遠眺淡水河觀音山一帶。

 

石門灘音

  位於舊橫路石門,今興南路三段,原址清幽。石門沿路一股清流迂迴山林間,至一大轉彎處,出現天然奇景,激盪後發出鏗鏘之聲,猶如美妙樂音,因而得名。

▲ 水流乾涸,灘音不再 《中和市志》(87)

 

網溪泛月

  在今永和市中正橋附近的河域,人稱網尾寮溪,又說網溪原為漁人掛網之處。楊仲佐(別號嘯霞),因在此種植許多珍奇品種的植物,每逢花開季節,便有許多人自對岸的川端町渡河來觀賞。

 

網溪別墅《中和市志》(87)

永和暮潮

  所謂的「永和暮潮」,就是今日的景尾溪。在以前,淡水河口大滿潮時,可上溢至此地呢!與河水相激盪到日暮低垂時,漁舟利用潮汐的往返泊集於此,更顯得景致迷人呢!

 

潭墘甘泉

  「潭墘」,是指河川旁的意思。潭墘的水源之地,以其泉水甘美而得名,因此還有詩來描寫此地之美呢!據說,當時有從遠方來的人,到此地取泉水煮茶。現在,則在該處設置自來水公司。

回到最上頭

參考資料
呂芳煙(1998)。中和市志。中和市公所。

 

 


方華星、黃思凱 製作

石獅子

2010 漳和國中©版權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回到最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