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和宮
福和宮導覽列回首頁 簡報頁 歷史 地理 建築 文物 信仰 祭典活動 社區互動 新聞報報 幕後花絮 誰來挑戰
   您目前的位置>地理>中和地區演變

中和地區演變

福和宮及周邊

 

中和地區演變

1. 地名的演變
               康熙五十六年(1717)時,當時的『秀朗社』和『擺接社』。
         治時期,行政區改變了許多,原本只有幾社而已,現在變成了好幾『』。

台灣光復後,做了超大的改變,完全看不出來跟以前有什麼相同,而現在隸屬於台北



2. 緬昔懷舊――重要人士與古蹟


林秀俊

  號成祖福建漳浦人,雍正年間(1724)來。從清高宗乾隆十五年(1750) 開始,先後開拓了板橋土城中和永和一帶的平原(屬原住民擺接社的範圍),土地原本是平埔族的,但因林成祖主動治療原住民的瘟疫,深受原住民的愛戴,原住民也因此快速漢化。林成祖因為開墾順利,範圍不但加大,更延伸至內湖地區,死後並葬於內湖麥帥公路,而他的墳墓也成了三級古蹟,因而受到政府的保護。

林成祖墓園

  目前位於麥帥公路旁,由於林成祖對整個中和地區幫助了很多,所以政府把它設為三級古蹟。


永豐圳

  林成祖乾隆十三年(1748),引新店溪為水源,主要灌溉地區包括秀朗庄潭乾庄南勢角庄。因為種植水稻必須要大量的水源,所以當時興建了許多,永豐圳也是其中一個。


大安圳

  林成祖乾隆十三年(1748),引大漢溪為水源,在今日土城馬祖田設置引水口,在四汴頭灌溉水道分為四條,東側兩道與永和地區有重要關連,分別灌溉員山仔庄外員山庄永和庄,以及四十張庄漳和庄。這張照片是當時大安圳的攔河堰還在的時候所拍下來的,不過已經拆掉了,所以看不到了。

防番土堡

  是當初林成祖,怕番民會來攻打人所以才蓋的,有點類似清朝時期蓋的土牛溝線。



資料來源
*中和庄文史研究協會。
*呂芳煙(1998)。中和市志。中和市公所。
*林秀雄(1996)。漳和金石第八期。漳和國中。P.70。
*大河的故事
http://www.chinatimes.org.tw/features/tamsui/tamsui_2k.htm


李冠逸 製作

石獅子

2010 漳和國中©版權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回最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