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計畫首頁認識太魯閣族認識新白楊獵人夥伴獵人曆山的語言獵人生存法獵人開講主題研究過程

 
 

主題研究過程
向上 • 訪查工作 • 訪問記錄 • 研究過程 • 研究結論 • 感謝單位 • 體驗課程 • 參考資料

        台灣的自然生態,沒有揮霍的本錢,所以更應該根據野生動物習性,立法作季節性的管制,以杜絕濫殺的獵捕行為;同時對原住民極具保育觀念的狩獵文化,予以鼓勵。原住民的狩獵文化不應該被埋沒、忽略,其背後蘊含著豐富的山野知識與智慧倫理,但目前國家法律仍舊對獵人施行強硬的制裁,用高額的罰金來切斷獵人與山林的關係,遏阻獵人對大自然的自由取用,這樣的方式等於是殺害了原住民的文化。現代的保育觀念與部落傳統智慧其實是可以溝通對話的,獵人並不是殘忍的嗜血殺戮者,而是像排灣族作家亞榮隆撒可努所說的:「獵人是能聽的懂土地、雨和自然語言的人,沒有自私和利益,最知道分享共享的人是能力和武功智慧豐厚的象徵……獵人真正的意義,不是在於狩獵而是一個自然與土地的溝通者」。

        當人們能夠正確理解自己與自然的關係,能以尊重的態度去面對,其實就是智慧倫理的最佳展現,另外分享排灣族雕刻家撒古流.巴瓦瓦隆曾說過的一段話:「原住民文化像芒果一樣,成熟了會掉在地上,變成泥土滋養果樹,再生出芒果,文化像自然生命生生不息。」

        呼籲社會各界,正視此文化遺產,族人的狩獵文化應予尊重,修正保育法和國家公園法,制定部落資源管理辦法,重新檢討山區的管理制度及生態保育工作,善用原住民的長才,落實臺灣山林生態保育的工作。



結論論述:艾德林老師
 

 

Copyright@見晴國小新白楊文化資訊社 2009-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