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歲月 貧困、迷惘中度過

一個農家出生的小孩,自幼家境貧困。當初學做麵包只為擁有一技之長,卻沒有想到在世界麵包大賽中一戰成名,獲得亞軍,躍升為台灣麵包界的達人,他就是台灣烘焙王吳寶春先生。

吳寶春先生在國小六年級時,父親就去世了,家中剩下母親和八個兄弟姊妹,他的母親靠著幫農民採收鳳梨這種辛苦的工作維持家庭生計。而他在小學時期課業成績不但不好,而且又調皮搗蛋,甚至曾經和朋友一起去偷別人家種的芒果。

在國中期間,也因家境貧困,便當盒中往往只有「白飯和菜脯(蘿蔔乾)」,沒有其他的菜色。也因為這樣,他常問媽媽:「為甚麼每天的飯菜都一樣?」他的母親只是微笑地拍拍他的肩膀,長大之後,才知道當時家中是多麼的貧困。他總是蓋著便當盒,躲在教室的樓梯間吃飯,怕被其他同學和老師看見。直到有一天中午吃飯時,被班導師曾鵬基老師發現,曾老師抱著他痛哭。訓導主任林志江先生知道這件事之後,便把實習課剩下的白飯分送給他。他也因身材瘦小經常被同學欺負,而另外有兩位有正義感的同學保護吳寶春先生,這些都讓他有一段難忘的國中時光。

國中畢業後,沒辦法繼續升學的他,一心只想出人頭地,改變現在困苦的生活,於是決定到台北學做麵包,靠著媽媽「從不怨天尤人、不屈不撓」的精神支撐,開啟了他人生的另一個開端。(唐文勳編輯整理)

學徒出師 人生轉捩點

吳寶春先生十七歲離家做學徒,媽媽幫他買了一張慢車票,給了他一些錢,讓他到台北學習。因為他小時候曾經吃過一塊墨西哥麵包,哪種鬆軟得口感,令他嚮往不已。記憶中第一個落腳處,是木柵菜市場後面的麵包店。剛到沒多久,師傅才發現這孩子身上只有五十塊錢,買五個麵包就沒了,怎能撐到發放薪餉的日子?因此借了他一百塊錢,就靠這一百塊錢,他渡過了做學徒的第一個月。

雖然老闆供吃供住,但居住環境相當惡劣,吳寶春先生笑說自己住的是「鬼屋」,從一旁陰暗的樓梯上去,約六坪大小的通鋪擠了四個人,昏暗、潮濕、油煙、爬滿壁癌的牆壁會反潮,睡到半夜還有蟑螂從身上爬過去。個子小的吳寶春先生被師傅暱稱為「細漢仔」,每天清晨三點起床,晚上九點收工。睡眼惺忪的爬起來後,開始把前一晚整理好的數百個蔥花、波蘿麵包發酵、擺盤,因為還是個孩子,個子太矮,只好站在沙拉油桶上面,把烤盤送入烤箱,但因為個子還是太小、烤盤太重,常不注意就燙傷手臂。

回憶過往時,吳寶春先生不自覺的來回摸著兩邊的上臂,傷痕早不見了,但那個痛似乎仍然忘不了。在台北他每個月都寄兩千塊回家,有時甚至把薪水全寄出去,自己的生活花用,再另外去打雜賺錢。過了四年,因為比別人勤奮,終於當上了麵包師。從此,就更加努力的去學習新的做麵包專業技巧。

但他做出的麵包,無法盡如人意;有些客人在吃他的麵包時,就當著其他人的大罵「難吃」。當吳寶春先生親耳聽到時,就想到難道這十年來的努力全部白費了嗎?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努力。直到遇見了一個麵包師傅,他的烘焙生涯就此改變。

那個麵包師傅生長在一個家境富裕的醫生世家,他慢慢了解原來吳寶春先生所遭遇的瓶頸,是因為從小家境貧困,沒吃過「美食」,自然無法「品味」麵包的好壞。所以,他教導吳寶春先生先去品嚐美食,教他品酒,吃西餐料理,吳寶春先生才從這些多次品嚐經驗中,慢慢體會「美味」的真諦!

他更試著自己看書學做麵包的技術,也為了看日文食譜去學日文。此刻他深深了解到讀書的重要。後來經過他三年的努力,終於研發出今天的秘密武器-老麵。但養老麵並不輕鬆,必需八個小時「餵」一次,感覺好像自己的小老婆,害的連原來的老婆都在吃醋呢。吳寶春說,對於產品研發他堅持三個原則,一要吃得順口,二要吃得舒服及滿足感,三要吃得幸福及感動,如果所研發的產品無法達到前項所說,他一定不將產品上架。可見從品嚐美食的學習中,他已有一個堅持的原則了。(林禹同編輯整理)

參加麵包大賽 站上世界舞台

 

樂斯福盃世界杯麵包比賽,每3年舉辦1次,並從七大賽區四十多個國家中,選出九支麵包冠軍隊伍,台灣代表隊與其他國家冠軍隊伍及上屆種子隊共有12支隊伍參賽,包括有上屆三年前的前3名:美國、法國、日本,以及其他九隊當年通過洲際選拔賽者,有西班牙、義大利、阿根廷、波蘭、瑞典、荷蘭、墨西哥、土耳其與台灣等,一同角逐2008年的世界杯麵包大賽。

規則是參賽者需在八小時內,完成十一種麵包共兩百五十一條,要掌握住「快、準、穩、狠」的技巧,才能達到主辦單位要求品質與數量,並展現精緻的水準。在賽前練習時,吳寶春先生還是會超過大會規定時間,所以必需調整一下,如果無法在八小時以內完成所有的麵包,可能就無法在比賽中獲勝。台灣的三位參賽者中,吳寶春參賽項目是法國長棍和特殊麵包、鹹味麵包,文世成先生是維也納式甜麵包,而曹世雄先生是藝術作品。

為了安撫其他兩位參賽夥伴,所以,團隊要在一個月前勤加練習,學習分工,把麵包在八小時之內全部做完,吳寶春先生自己也不斷的練習。2008年 的世界杯比賽戰況激烈,就在吳寶春先生和兩位夥伴齊心努力下,終於榮獲第二名,這也是台灣第一次在麵包製作的國際賽中獲獎。得獎後,他將個人優勝的喜悅分享給在天上的母親,帶著獎杯上香祭獻給母親。

吳寶春先生因為拿到個人組歐式麵包優勝,可以直接角逐2010年世界個人賽冠軍資格。所以2010年的比賽,他必須和2008年的比賽一樣的去做準備,口味必須去創新,涵蓋藝術、歐式、創意的這些麵包,先以2008年的規則去練習,到時候2010年比賽會在一、二個月之前公佈規則,再把所有規定的麵包再去練習做一遍。所以,現在的準備都是靠自己及團隊來摸索、體會,比賽的過程讓他體會很深也很多。但他覺得比賽最重要的是過程,他還期勉我們:「人不要害怕失敗,失敗也是一種學習。所以要以失敗為師!」當吳寶春 先生覺得自己有冠軍的價值時,對自己的要求會更高。 (蔡孟耘編輯整理)

我國代表隊帶著青天滿地紅國旗留念 也宣誓為國爭光的決心
 
比賽時認真地完成每一個步驟 我國代表隊得獎後合影 參賽時得獎作品
我國代表隊帶著國旗宣誓為國爭光的決心 比賽時認真完成每一個步驟 我國代表隊得獎後合影 參賽時得獎作品

 

無限的感恩 對社會的回饋

吳寶春先生結婚那天,帶著淚光上台獻唱了一首歌給媽媽,是阿吉仔的「母親」:

媽媽的目屎 滴滴隴是愛
有時流下來 有時吞腹內
歡喜也目屎 艱苦也目屎
歡喜咱成功 艱苦咱失敗
老母疼子是天安排
不通當做老母是奴才
你那失去了母愛 
親像孤帆遇風颱……

得獎後,回國在清明節祭拜母親,他心中更有無限感慨。在母親在世時,他還是個小麵包師父,如今他已經功成名就。那些成長過程中,照顧他的媽媽、關懷他的老師,和他第一次當學徒借他的100元生活費的師傅、在麵包店上三天班就給他1200元的老闆....這些種種景象掠過腦際,他感到沒有讓母親看到他輝煌的戰績,沒有看到成家立業時母親臉上燦爛的笑容,百感交集,但都成為他感恩的對象。

也因為從小家中的生活就很困苦,因此他更能體會世上那些家庭困苦的小孩,在成長過程中的困頓,所以他打算在將來以他母親的姓名「陳無嫌」女士成立一個基金會,幫助生活困苦的小孩子,並以這一個方式回饋社會大眾。(林禹同編輯整理)

 

追求卓越 再創顛峰 許下世界冠軍為人生下一個目標

經歷了種種挫折,在不斷自我充實和努力下,終於得到了世人的肯定。在他成功之後,他融合了失敗的教訓與成功的經驗, 並努力充實自己。由於吳寶春先生只有國中畢業,他還利用閒餘時間進修空中專校及英語,更督促自己學習及接觸像音樂、美術這些不同的知識,讓麵包也有「美」的成份。他還鑽研更能代表台灣本土文化,讓外國人知道台灣地方特色的麵包;繼續以鬼斧神工的技術、以台灣特有的水果食材,為做出更好吃、更獨特口味的麵包,花更大心力,努力邁向世界冠軍之路。再一次讓世人知道台灣烘焙技術也是一流的,再次讓台灣登上世界舞台,讓外國人更認同台灣;更認同吳寶春先生,以卓越的技術,做出震撼評審味蕾,讓世界認同的麵包,讓台灣嶄新的麵包技術在世界上發揚光大,走向國際舞台,讓全世界知道台灣。(林禹同編輯整理)

 

榮獲第一屆國際麵包大賽台灣區選拔賽冠軍

榮獲2008年世界麵包大賽亞軍後 外交部的祝賀函

指導學生武子靖參加日本所舉辦的國際技能競賽獲得銀牌

榮獲傑出研發經理獎

受黎明文教協會邀請
為村內剛考取大學的新鮮人演講

獲聘為高雄餐旅學校講師

送愛心麵包至三地門鄉的感謝狀

獲高雄巿傑出巿民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