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宏明的研究

_MG_0604

整理:洋菇盛產期10月— 3月

    種洋菇的方法:先把稻草曬乾之後再堆成堆(高度以稻草的重量而定)放25天,在25天中要用挖土機翻三次,翻第一次時要加雞屎和硫酸胺,加硫酸胺的原因是軟化稻草,第二次時要加過磷酸鈣第三次時都不用加,之後再將已完成的堆肥拿到洋菇寮內讓堆肥發酵產生熱氣,熱氣不夠時通常會用重油燃燒補助熱器然後再築床。築床的第一曾要放肥料加稻草,第二層要放紅土,肥料需降溫到攝氏30度。覆土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一次全部覆土完畢但是如果天氣太熱菌絲容易死掉,第二種方法是分兩次覆土,雖然菌絲不容易死亡可是洋菇會長的比較醜。最後等到菌絲發芽長出洋菇後再行採收,採收後以200公克裝成一盒賣出。

    種洋菇的困難:

    現在種洋菇雖然有部分已經機械化,但還是有些要靠人力的部份,例如分散堆肥、撒菌絲等,到了盛產期還要夜以繼日的不停的採收洋菇、切洋菇。如今種洋菇的人越來越少了,雖然種洋菇很辛苦但是如果沒有人想繼續種它的話,後人就無法吃到好吃美味的洋菇了。

    洋菇的口感:

    第一種是生吃洋菇,生的洋菇看起來白白圓圓的感覺很好吃,可是吃起來雖然口感很好但是卻有土味。第二種熟的洋菇,熟的洋菇吃起來不只沒有土味,而且還能吃到洋菇的水分也非常好吃。

洋菇寮的樣子:洋菇寮有分兩種,一種是新式的,一種是傳統式的。新的現代化的洋菇寮外面長的很像鐵皮屋,內有空調,種洋菇的櫃子有八個,每個有五層。傳統式的洋菇寮外面是用布鋪著,種洋菇的櫃子有四個每個大約有三層。

個人心得:

    這次我們到靖嵐她家觀察洋菇寮,他的爸爸帶我們去看洋菇寮的樣子,我們還生吃了洋菇可是不好吃,之後我們去觀察和測量洋菇寮的內外部,我測量的工具是土壤溫度計、我負責每格土壤的溫度,測量完後洪靖嵐的媽媽還煮了有關洋菇的菜,真是好吃,心想和之前吃的生洋菇比較還是熟的好吃,回去之前她的爸爸還送我們每個人兩盒洋菇真是大豐收。


此網站版權屬於彰化縣竹塘國中與2009網界博覽會所有,版權所有,請勿未經授權之應用。電子信箱:natureg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