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縣水與綠的景觀規劃與改造,從整個高雄都會區發展來看,應該從高屏溪說起,因為高屏溪是整個高雄都會區的生命之河。既然是生命之河,曹公圳 又佔了高雄都會區三分之二的流域面積,所以我們要去思考水要如何來?雨量有多少?還要去思考南台灣的特性,全年的乾溼日子是9:1。換句話說,有9天是出 太陽,有1天是下雨。夏天雨量雖然很多,但是一下子就流掉了。所以,我們要師法早期曹公圳開闢時,當時高雄平原就有許多埤塘,這些埤塘的作用是把水留下 來,這是一個重點。然而都市發展之後,這些埤塘與水圳又變成排水功能。很弔詭的是,當它變成排水功能,有很多家庭廢水排放進來,這是南台灣很多城市的隱 憂,反而去蓋很大的汙水處理場,但是汙水處理廠還不是最好的辦法。我們可以用其他的方法處理汙水,以高雄市為例,中洲汙水處理廠將處理後的水排到海裡,很 可惜沒留下來。剛剛談到9:1,要怎麼做,又是另一個問題。那麼,是否可以用綠地、小型汙水處理設備,把附近社區的水處理後,送回溼地,溼地的水又回到水圳,這是 我的基本思考。南台灣要考慮的是:要不要把水留下來?怎麼留?我擔任高雄縣景觀總顧問,第一件事是把周圍環境調查清楚,然後找出最好的策略。我們曾經去參 訪德國漢諾威地區的可隆史貝爾社區,這個社區給我們很大的啟示,該社區要開發時是水源區,大家擔心開發之後是不是水就沒有了。他們透過很新穎的方式,就把 水留下來了。最後調查結果,水的下滲量比以前還高,這個觀念我們要去思考。台灣經常是下雨沒水喝,不下雨還是沒水喝,問題在哪裡?我們應該運用水與水圳的 系統,去思考沿線的埤塘,哪些要留下來,這些對整體環境都有很大的幫助。另外從埤塘的功能來看,它也會造成風道,其溼度會造成都會環境的溫度更舒適宜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