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家好親故

金門當地景點 

 景點名稱 景點介紹   圖片  
 得月樓 得月樓位於金門縣金寧鄉並建於西元1931年,為水頭聚落黃輝煌經商致富後,委請福建內地的匠師陳南安所設計建造的,也是當時水頭聚落最高的建築。以「近水樓台先得月」意涵,取名為「得月樓」。得月樓建造時,是金門地方治安最壞的時期,強盜登陸劫掠的事件層出不窮。而水頭聚落位在海邊,也是強盜上岸覬覦的對象,因此得月樓特意打造許多防禦工事:三、四樓的牆面有供架槍瞄準用的槍眼、屋頂女兒牆的垛口為防禦使用,此外還有逃生密道,在緊急時刻帶領主人通往相鄰的番仔樓內;具機能性又不失美觀,讓得月樓曾獲得台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  
古寧頭戰史館 

古寧頭戰史館位於金門縣金寧鄉,建於西元194年10月25日,發生著名的「古寧頭戰役」,戰爭結束後,也開始了國、共雙方的長期對峙。1979年雙方砲擊止後,金門軍方於1984年在古寧頭興建「古寧頭戰史館」。戰史館外觀是仿古城堡式,兩旁擺置著當年參加古寧頭戰役的「金門之熊」M5A1戰車,室內有陳列戰利品武器、作戰文件、作戰指揮官照片、戰情大型油畫展示等,為近代重大歷史的戰役留下紀錄。

馬山觀測所  馬山觀測所又稱馬山觀測站。位於金門縣金沙鎮的馬山,是金廈兩岸最靠近的據點,在過去是觀測對岸海上活動的軍事要塞,有「天下第一哨」的稱呼。進入觀測所大門後,會通過一段的戰備坑道,坑道內設有槍堡等軍事設施,天候佳時可望見福建的鴻漸山。 其所在地於明朝時設有官澳巡檢司城,為明朝同安縣境內的七個巡檢司城之一。  
浯江書院  浯江書院位於金門縣金城鎮,南宋時期,理學家朱熹曾在宋高宗紹興23年(西元1153年)擔任同安縣主簿。當時金門為同安轄地,相傳朱熹任內曾兩度蒞臨金門島,金門人受朱熹教化,讀書風氣更盛。為感念朱熹,於清乾隆45年(西元1780年)建浯江書院的同時,在書院後方建朱子祠奉祀。浯江書院是金門古四大書院中現今僅存的一座,而後方的朱子祠則列為國定古蹟。
 湖井頭戰史館 湖井頭位於烈嶼西北方,在戰時與大金門東北角的馬山、西北角的古寧頭、大膽島皆為昔日的重要軍事基地。西元1988年湖井頭戰史館完工,外觀像座城池,有仿古的城垛和紅門金釘。廣場陳列著高砲、五七戰防砲和機槍等武器,具濃厚的戰地氣息。 館內展示內容包括烈嶼師旅之戰績、阿兵哥的故事一傾聽他們的聲音、瞭望體驗區等等,並保存著戰時長官來往的書信及參訪的照片、砲戰時所使用的各種設備武器資料,還有砲彈實務展示。
翟山坑道  翟山坑道位於金門縣金門鎮,民國五十二年八二三砲戰期間,為了供運補小艇補給使用而挖了翟山坑道動員無數人力並耗費五年時間,被譽為「地下金門」傑作之一。坑內有可供停靠的碼頭。後交由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重新整建,於民國八十七年七月正式開放,是來到金門不可錯過的觀光景點。內區分為坑道和水道兩個部分,水道內有停靠碼頭,出口則有兵舍七間作為人員掩蔽部。坑道入口廣場展示海軍撥贈的除役海軍戰艦和高射砲。
 獅山砲陣地 獅山砲陣地又名震東坑道位於金門縣金沙鎮,有「威震金東」的意涵。獅山砲陣地位在山后民俗文化村後面的獅山,現存唯一的坑道式榴彈砲陣地。全長五百零八公尺,內部相當寬敞。 於2011年轉為觀光景點,開放參觀,可參觀地點有:內部戰備室、庫房、砲彈室、砲堡等等。內部牆面刻有精神喊話和軍訓標語,並完整保存陣地設施。最值得一看的是於八二三砲戰期間立下戰功的八吋榴砲,射程可達十七公里之遠。而現今,獅山砲陣地以砲操表演為著名,會在遊客面前演譯發射砲彈的流程,為參觀遊客留下深刻印象。
  莒光樓   莒光樓位於金門縣金城鎮,面臨金城,背對豐蓮山脈,是許多人初訪金門必定要前去的地方,登上莒光樓遠眺金門美景。莒光樓為金門的精神象徵,用中國傳統建築的做法,融合了傳統城樓和現代建築風格。 莒光樓,樓高三層,鎮館之寶為青天白日勳章。建於西元1952年,不僅是為了表彰在古寧頭戰役的國軍官兵,紀念胡璉將軍,也傳達「固若金湯,雄鎮海門」的戰地精神,是金門征戰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地標。西元1959到1964年間,莒光樓四度被中華民國郵政總局做為郵票主題。與「毋忘在莒」勒石一同成為戰地金門著名地標性建築。
 清金門鎮總兵署   清金門鎮總兵署位於金門縣金城鎮所在地原為「叢青軒」,相傳是明萬曆辛丑年(西元1601年)進士許獬讀書的地方。康熙年間,總兵陳龍考量舊金門城經歷明末多次兵禍,后浦人丁興旺,於是將總兵署遷建於此。並經歷多次改建後,直到西元1915年金門設縣,總兵署仍為最高行政中心,歷經金門縣公署、金門縣政府、行政公署、金門防衛部等等,現在則是金門聞名的觀光景點,也是縣定古蹟之一。為四進兩廊式的四合院建築,清時期衙門完整保留下來,衙門口、大堂、內署明間用臘像重現昔日意象,各間室都有詳盡的文字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