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p template
Mobirise

濕地是指水域與陸域之間的交會地帶,經常或間歇地被潮汐、洪水淹沒的土地,涵括了我們所熟知的鹽水及淡水沼澤、草澤、林澤、河口、水塘、低窪積水區和潮汐灘地等。對於濕地的解釋其實有很多不同的說法。

  依據國際拉姆薩濕地公約對濕地的定義:「濕地是指沼澤、泥沼地、泥煤地或水域所構成之地區,無論是天然或人為、永久或暫時、靜止或流動的、淡水、鹹水或兩者混和,其水深在低潮位時不超過6公尺者。」廣義來說,濕地就是水與陸的交界,舉凡曾被水淹沒的土地,或被水淹沒但水位深度不超過6公尺的區域,都可以稱作濕地。

Mobirise

濕地就像大地的腎臟,可以保存水中的養分、過濾化學和有機廢物、積存懸浮物,使水質得以淨化生產天然物。因此濕地提供了野生生物和魚類的棲息地,孕育了許多的動植物,不但有水生植物和昆蟲,還有魚、蝦、貝類,以及到此覓食的哺乳類和鳥類等,尤其是許多稀有和瀕臨絕種的動物多依靠濕地所供給的食物而生存,而多數的魚、蝦也成為人類的重要食物來源。以下為濕地的幾個功能:

‧補注地下水

‧涵養水源

‧蘊育天然資源

‧提供生物棲所

‧淨化水質

Mobirise

溼地基本分五大類型:沼澤溼地、近海及海岸溼地、河流溼地、湖泊溼地、庫塘。沼澤溼地是最典型的溼地類型,以及我們的人造濕地。

沼澤溼地


沼澤溼地通包括樹沼、草沼、酸性泥炭沼澤與礦質泥炭沼澤及其他沼澤類型。

近海及海岸溼地


淺海海域:低潮時水深不足6米的永久性水域,包括海灣和海峽。
潮下水生層:海洋低潮線以下,植被蓋度≧30%,包括海草層、海洋草地。
珊瑚礁:由珊瑚聚集生長而成的溼地,包括珊瑚島及其有珊瑚生長的海域。
岩石性海岸:底部基質75%以上是岩石,蓋度<30%的植被蓋度的硬質海岸,包括岩石性沿海島嶼、海岩峭壁。
潮間沙石海灘:潮間植被蓋度<30%,底質以沙、礫石為主。
潮間淤泥海灘:植被蓋度<30%,底質以淤泥為主。
潮間鹽水沼澤:植被蓋度≧30%的鹽澤。
紅樹林(mangrove forest):以紅樹植物群落為主的潮間沼澤。
海岸性鹹水湖:海岸帶範圍內的鹹水湖泊。
海岸性淡水湖:海岸帶範圍內的淡水湖泊。
河口水域:從近口段的潮區界(潮差為零)至口外海濱段的淡水舌鋒緣之間的永久性水域。
三角洲溼地:河口區由沙島、沙洲、沙嘴等發育而成的低沖積平原。

河流溼地


●永久性河流
●季節性或間接性河流
●泛洪平原溼地:河流氾濫淹沒(以多年平均洪水位為準)的河流,兩岸地勢平坦地區,包括河灘、氾濫的河谷、季節性氾濫的草地。

湖泊溼地


●永久性淡水湖:常年積水的海岸帶範圍以外的淡水湖泊。
●季節性淡水湖:季節性或臨時性的泛洪平原湖。
●永久性鹹水湖:常年積水的鹹水湖。
●季節性鹹水湖:季節性或臨時性積水的鹹水湖。

庫塘


為灌溉、水電、防洪等目的而建造的人工蓄水設施

人造濕地


人造濕地,意即人為營造的濕地,目前我們常談及的「人工濕地」,就是屬於人造濕地中的一部分。在美國,為了彌補過去開發行為所破壞的濕地,而由美國工兵署提出「濕地零淨損失」政策,旨在建造一塊新的人造濕地,來彌補過去所損失的濕地環境,這種濕地我們統稱為「補償型濕地」。
  現今一般專門用來處理廢污水的人造濕地,我們稱之為「人工濕地」利用濕地能夠淨化水質的功能,來加以應用,將廢污水排放到所設計的濕地系統中,經過一系列單元的處理過後再排出,將可降低水中污染物的濃度,達到水質淨化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