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環境的產官學個人及團體出席記者會,並發表環境宣言 響應2018地球日

圖(三)環資會副祕書長孫秀如

人類所製造的塑膠垃圾,究竟去了哪裡?就台灣現況而言,回收的塑膠垃圾最後還是有大半進入了焚化爐。至於那些沒有被回收或焚燒的塑膠垃圾,則隨著時間裂解成塑膠碎片,遍佈於海洋、水、土壤。
環資會副祕書長孫秀如認為,台灣的環境教育已經做得很好,公部門也不乏相關環保政策,但反觀生活實況,民眾仍普遍習慣使用塑膠杯、塑膠吸管、塑膠袋等一次性用品,顯示台灣在環境教育及個人習慣上,長期存在知行不合一的狀況。為了減緩塑膠污染對環境與健康的傷害,從2017年開始,環資會即呼籲大眾「說到做到愛地球」,並提出50項綠色生活行動方案,邀請民眾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綠色習慣。
綠藤生機執行長鄭涵睿也表示,他們很認同每天的實踐,所以持續第2年與環資會共同發起台灣百萬綠行動的
「綠色生活21天」計畫朝向10萬的目標努力。
此外,為確保減塑行動能實際落,將複雜的環保知識化成生活中的簡單綠行動,去年(2017)即募集了 2.7 萬筆的綠生活實踐紀錄,今年將實,由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保署提出「2020內用禁用、2025以價制量限用、2030全面禁用吸管、飲料杯、購物袋、免洗餐具等4種一次性塑膠製品」的政策及時程表。盼能在今年(2018)6月5日環境日之前,達成萬人連署的目標,以民意來對政府表達終結塑膠污染、加強政府落實限塑的決心。
塑膠污染已是全球刻不容緩的環境議題,台灣地球日已獲得許多學者、公民團體與企業支持,響應減塑行動的推行。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兼系統分類及生物多樣性資訊中心執行長邵廣昭、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零廢棄研究專員孫瑋孜以及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專員駱貞羽都強調短暫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所帶來的「方便」,將對未來造成長久的「不方便」,孫瑋孜即表示:「請不要為了一次性塑膠所帶來的短暫便利,讓我們後代子孫活在海裡塑膠比魚還多的悲慘世界。」
海洋公民基金會董事長胡昭安更強調塑膠污染已經從食物鏈開始進入到我們的餐桌,影響我們的健康。終結塑膠污染不只是保護環境,更是保護我們每個人的健康。「每天做一件有利於環境的事,持之以恆。」 與會的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如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