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計畫因素>地層下陷

網站地圖

簡報網站

回首頁

研究進度報告

Content on this page requires a newer version of Adobe Flash Player.

Get Adobe Flash player

地層下陷的原因很多,包括自然與人為的多種因素。其中數種主要的影響因素簡述如下:

自然沉陷原因

地層壓密作用:近地表的近代沖積層會因為重力之影響而產生壓密作用,進而導致地面高度的快速沉降。此類作用常發生於沿海平原與河口三角洲地區,如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地帶

海平面上升:全球的海平面上升也會造成相對的地層下陷現象。此現象常見於沿海平原地帶。

地質構造活動:持續而緩慢的地殼彈性/非彈性變形,與瞬時發生的地殼運動皆會使地層產生垂直性的變形,導致區域地層下陷或抬升。此類運動常見於隱沒帶上磐的島嶼處。

天然地表壓力變化:季節性的地表水量改變,與積雪變化皆會導致季節性的地層垂直高度變化。此類變化可產生公分級的垂直高程改變。

地殼彈性變形:受到大陸冰川與海洋分布的影響,大陸地殼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彎曲變形,並導致地殼上不同區域產生垂直向的高度變化。

火山活動:火山活動與相應的岩漿流動亦可能產生其上地區的地層下陷。

人為沉陷原因

地下水流失:過度抽取地下水,或是地下水補注量少於人為開採量皆會加速地層壓密作用而導致地層下陷。

人工建築物的額外負重:在未壓密的沉積物地層上興建大型建築會對地層產生額外的壓力,導致地層下陷。

地下資源開採:天然氣、石油等開採行為亦會導致礦區上方的地表沉陷。

依據經濟部水利署地層下陷水準檢測報告顯示,至民國103年為止,台灣地區顯著下陷區域仍有彰化縣雲林縣屏東縣等地區。其中,彰化縣持續下陷地區發生在溪湖鎮與溪州鄉等兩個鄉鎮,面積約為1.5平方公里。雲林縣持續下陷地區則有虎尾鎮、土庫鎮、元長鄉、褒忠鄉、崙背鄉、台西鄉、四湖鄉與水林鄉等八個鄉鎮,面積約為307.6平方公里。 其他地方像是屏東的林邊佳冬一帶也是地層下陷嚴重的地區,在東北部的宜蘭頭城,台北盆地也有程度不等的地層下陷。

不同類型的地層下陷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圖片來源:地層下陷防治服務團

圖片來源:陷況直擊– 公視新聞

圖片來源:經典雜誌

建議使用Google Chrome網頁瀏覽器 最佳觀看解析度1440x900

 

黃金廊道計畫 © 彰化縣立明倫國民中學 2019 Cyber Fair

 

學校地址:510 彰化縣員林市明倫路2號 電話:04-8311349 傳真:04-8338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