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曾遭遇和克服過的困境】 |
|
(一)異質性成員難覓
網博活動的進行、成果的展現都需要隊員間多元能力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整呈現,因此,異質性能力成員的找尋就真的煞費苦心,有的學生極具能力,但因外務過多無法法配合活動時間而作罷;有的學生想參加網博的活動,但家長卻不允許;有些學生因彼此同質性過高,參加隊員人數有限難以全數納入,種種變數都是在考驗著這個團體是否可以順利組成,所幸,皇天不負苦心人,在老師們連番勸進及和家長溝通之後,終於如願以償組成這個有著全面性能力的團體,希望這樣的成員組成可以為這次的活動締造更出色的表現。 |
|
(二)研究主題難產
研究主題的決定取決於師生對研究主題是否感興趣?成員對主題的專業背景能力是否足夠?師生對研究主題是否有能力做出創新的研究結果?人力、物力、經費是否可以支援?經過師生間想法的激盪、SWOP-A分析、向校長、耆老請益後,才找到師生均感興趣的研究主題,果真應驗了「萬事起頭難」的名訓。 |
|
(三)行政、經費支援難尋
進行主題研究最少需要半年的投入,其間,每次出外對社區人士、耆老、仕紳的訪談活動都需要親師生親力親為,在親師生的時間上、交通上、人身安全上及對受訪人士禮貌性的回饋支出上都讓大家感受到一定的難度。後來,向校方提出網博研究計畫的需求後,校長同意給予行政上所有必要的支援,並請求家長委員會提供經費上的支持,才得以讓這個棘手的問題迎刃而解。在此,真的非常感謝校長及行政人員提供的支援,也感謝家長委員會在網博活動經費上的挹注,更感謝網博成員的家長在活動中人力和物力的鼎力支持。 |
|
(四)研究主題專業知能難補
研究主題決定時,大家對學校禮堂及校門的認知都還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數字及其外觀上的認知,遑論有任何建築上專業素養、背景知識足以支撐大家進行這兩個歷史建築的研究,因此,進入學術研究殿堂耙梳必要知識、尋找專家提供必要諮詢、透過訪談汲取受訪對象的親身體驗,成了大家補足相關知識最直接也最重要的來源,且走、且學中,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所有團員在專業知識上的滿足與需求。 |
|
(五)工作之繁雜難荷
結果美,過程更是美。網博競賽不但兼具總結性評比,也相當注重形成性評比,研究過程中不得馬虎、不可草率,每一步驟都是關鍵,每一個環節都是最深的體驗,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從研究主題討論、決定,蒐集、研讀相關研究資料、決定受訪對象、進行訪談演練、實際訪談、埋首逐字稿的繕打、校內班際間、全校的研究主題分享,親自參與學校日式宿舍暨校史室的整理打掃、多媒體的操作與學習、網頁內容的討論、取捨,網頁製作技術的學習與版面的修正,都是挑戰,都是學習,在每次的挑戰中,學習到跌倒了再爬起來的精神,在每次的學習中,體驗到了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的真諦,過程雖然辛苦,但留下的回憶卻是甜美的。 |
|
(六)投入研究時間難「喬」
十一個成員來自十一個不同家庭,假日學生需參加不同的才藝課程、成員間有著各自的休閒規畫,平日有著不同的家庭生活分配,週間還要兼顧學校的課業壓力、教學壓力,更要配合受訪者的時間,想要找出十一個人可以共同投入的時間實屬不易,還要撥時間投入研究、討論、配合訪問、學習新事物、完成網博的種種學習,個個無不卯足全勁,一個人當兩個人用,廿四小時當成四十八小時用,化零成整,每個人拾起平日下課時的零碎時間進行討論、研究,完成心得或相關報告,不時利用通訊設備討論再討論;協調再協調共同的時間進行網博的活動,和時間玩著賽跑的遊戲。 |
|
(七)最後成果難捨
研究主題質和量的呈現難以割捨,手心手背都是肉,所有內容的產出都是大家費盡心力的結果,不管是層面上的橫向表現或是層次上的縱向表達,為了求得內容的關聯性、完整性,受限於網頁空間的限制、網頁技術上的問題,不得不做出令人掙扎的取捨,每一次的取捨都是一次令人難以煎熬的過程,但又不得不說服自己和所有的成員接受「有捨才有得」的想法,因此,才慢慢讓所有的成員跨出這個心理障礙,學會放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