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一般而言,傳統建築的門可以分為板門和槅扇門兩種。「板門」出現較早,它是以實心木料組合而成。槅扇門(又稱格扇,闔扇)大約出現在一千一百年前的「五代」時期,它是以木條作為邊框,在裡面嵌上木格子或薄木板的門。隨著時代的演進,槅扇門除了原本的隔間功能,裝飾的意味越來越濃厚,所以大多使用在廳堂的正面。槅扇多安裝在廳堂簷柱之間,根據開間的大小有四扇、六扇、八扇不等(只能是偶數)。

板門和槅扇門這兩種門可以同時搭配運用。台灣的民宅或廟宇,常在廳堂正面中間設置板門,兩側再設置兩組格扇門,稱為「三關六扇門」。槅扇門的每一扇都是獨立的,可以裝上也可以拆下,平常可能只開中央的兩扇,而重大祭典時,也可以將所有門扇拆卸下來,使屋內外連接成一個大空間。

槅扇門從外觀上從上到下大約可以分為四個部分,古代的人將門扇擬人化,所以稱為:頭堵、身堵、腰堵、裙堵。裙堵通常為整片的木板,裝飾以花鳥、人物故事的彩繪為主。腰堵通常以陰刻或陽刻(浮雕)刻上吉祥圖案。至於身堵和頭堵則多採用透雕法(又稱為內枝外葉法),有助於窗戶的採光和通風。我們一般人的視線高度剛好落在身堵,因此身堵就成為槅扇門裝飾和表現的重點,也是匠師們發揮巧思、各顯神通的舞台。

槅扇門呈現的圖案主題,不外花鳥、器物、奇珍、異獸,幾乎都具有傳統的象徵意義。有些是取諧音,如:花瓶(平安),戟(吉慶);有些是引伸的涵意,如:牡丹花(富貴)、白頭翁(長壽);有些是民俗信仰,如:鳳鳥(富貴)、獅子銜環(鎮煞辟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