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之旅坤坵沙灘與蛇島保護區
坤坵沙灘
坤坵沙灘位於西莒島的西北端,早年設有坤坵村,居住的民眾多為東海部隊及其眷屬,人數曾多達數百人,而後隨著東海部隊的解編及人口外移,坤坵村的行政架構也隨之撤除,併入鄰近的西坵村,目前僅剩一戶人家居住於此。凋零的坤坵,保留了原始自然的風貌,得天獨厚的環境,使坤坵一帶生態資源豐富,有著蠑螺、佛手、水母…等潮間帶生物,更是觀光客們欣賞藍眼淚、踩星沙的私房景點。
蛇島—燕鷗保護區
位於坤坵潮間帶的蛇島,以燕鷗聞名。每年四月到十月,燕鷗在此繁衍下一代,漫天飛舞的鷗群,在坤坵沿岸翱翔、覓食,景象十分壯觀。根據學者研究,來到蛇島的燕鷗種類,有紅燕鷗、蒼燕鷗、白眉燕鷗、大鳳頭燕鷗,以及傳說中的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
蛇島也被稱為蛇山,它的形貌宛如一尾巨蛇,其中的島礁,為早期駐軍火砲射擊訓練的目標,在劃為燕鷗保護區後禁止。坤坵到蛇島一帶,在燕鷗繁殖季禁止漁民登島,駐軍的射擊訓練也改至他處,讓旅人們得以欣賞成群燕鷗翱翔天際的生態之美。
海底步道
藍眼淚
藍眼淚其實是夜光藻,常出現在春、夏(4月~6月)交接的季節,在夜晚海面會出現一波一波的幽幽藍光,是媲美義大利藍洞的一大美景。馬祖舊時稱藍眼淚為「丁香水」,藍眼淚會在海面上漂浮,因此也有著──「海上幽靈」、「海上鬼火」等稱號,相傳藍眼淚出現時,以藍眼淚為主食的丁香魚便會大量出現,之前藍眼淚在南、北竿大量出現,隨後就捕獲大量丁香魚。
藍眼淚形成的原因有很多解釋,目前我們查到最有可能的是台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所長的研究,他說:「藍眼淚俗稱赤潮(red tides)、水華(blooming)是大量優養化河水排入海中,減緩海水的流速,加上氣溫升高使發光藻類渦鞭毛藻大量繁殖以及介形蟲為了吃渦鞭毛藻也會前來覓食。」 渦鞭毛藻晚上會發出柔和的藍白色光芒,而介形蟲受到海浪拍打的刺激,也會發出藍白色螢光,星沙和藍眼淚便是兩者相互加成的結果。
渦鞭毛藻的葉綠體所產生的水華(blooming),顏色十分豐富,有紅、橙、黃、綠、藍等顏色。藍眼淚每年出現的時間約從四月開始,結束約在6月,但也有到10月的紀錄,在西莒的候船室後方、坤坵沙灘、菜浦澳…等地,是觀賞藍眼淚的絕佳地點。
想要親臨藍眼淚丰采,必須注意要有7個特殊條件才有機會觀賞到,分別是:
光害:最大的原則是沒有光害,夜晚光害越低越好,因此觀賞藍眼淚的地方通常伸手不見五指。
水色:水色要很清澈,藍眼淚有另一個稱號叫「水星」,水色若不夠清澈,亮度就不大。
溫度:白天和晚上海的溫度要相差8度,晚上才會有藍眼淚。夜光藻適合的溫度是16~25度間,最高可達28度,所以,夏天的高溫季節,海水會達到30度,夜光藻無法忍受而死亡。
風浪:浪平的時候,看到的藍眼淚較少;浪大、有浪花,看到的藍眼淚較多。
流速:非風浪而起的水流,急的流速向岸邊推擠時浪高就不會超過50公分,因為超過50至70公分以上的就會變成白浪花。
地形:馬祖常見的斜平地形,經常長滿藤壺,藍眼淚因此不斷受到刺激,當地形不規則、成斜平狀,受到刺激的藍眼淚亮度會更亮。
鹽度:夜光藻最適合的鹽度是在千分之29~33之間,主要是暴雨和梅雨季節造成表層水體鹽度急降,對夜光藻有巨大的破壞力。
藍眼淚片相片來源:連江縣政府(引用自連江縣縣長的臉書專頁「劉增應粉絲團」)
星沙
星沙是因為當夜光藻隨著洋流來到西莒海域後,許多以夜光藻為食物的微生物,像是介形蟲、渦鞭毛藻等,吃了夜光藻後,再隨著潮水被帶往海岸,退潮時會附著在沙子上,這時若摸黑夜遊沙灘,腳踩到以夜光藻為食的「介形蟲」、「渦鞭毛藻」時,這些微生物會因為受到刺激而發出幽幽藍光,此時夜晚的沙灘彷彿湛藍星空般的漂亮,十分有特色。
每年只有4~6月時,才有機會一睹此番美景,建議在天暗以後到坤坵沙灘觀賞,中潮位時較易發現星沙的身影。
圖文資料來源:山本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