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景之旅菜浦澳地質公園
馬祖四面環海,在長遠的地質時代裡受到自然的風化侵蝕,雕塑出獨特的海岸地質地形等景觀,這裡的地景融合生態、歷史、建築,還有當地的人文活動,譜出這裡美麗序曲,在2013年成立菜浦澳地質公園。
由於馬祖長期的軍事管制,一般的學術調查活動難及於海岸地帶,如今管制放寬,我們才有機會讓外界知道馬祖西莒地質地形的全貌,透過實地踏查研究,將使馬祖西莒的海岸地質地形之美呈現在世人面前。
在攝氏7度的上午,我們全副武裝的禦寒,趁著退潮之際進行第二次的野外踏查之旅和戶外寫生,希望把這裡岩石的美感呈現出來,雖然手冷得都凍僵了,不過,團員的作品在老師指導下,看起來真美!
以往大家都認為馬祖四鄉五島全是花崗岩類,但經過學者多次探勘研究後,我們得知實際上在莒光的火成岩主要以凝灰岩為主,這是和馬祖其他地區不一樣的地質,是莒光的重要特色。 莒光地區在白堊紀時經歷過多次的岩漿活動,底部可能為161百萬年至137百萬年中生代晚侏儸-早白堊紀的白沙花崗岩層所組成基盤,屬於大陸東南晚侏儸紀到早白堊紀的燕山期岩漿活動晚期的產物。
地質概況
西莒島為節理發達之厚層凝灰岩,又有流紋岩、石英安山岩。部份凝灰岩含有花崗岩角礫。在基岩中,有晚白堊紀的基性岩脈與小侵入岩體貫入與切穿,這些噴出岩顏色深淺都有,可表示這些晚白堊紀花崗岩類岩石正處於中國東南大陸邊緣由後造山運動轉為張裂的構造環境。
由於大多數火成岩曾受過動力變質的作用,在少數地方還在岩石受動力壓碎之後再受到熱水或熱氣的侵蝕所發生的矽化作用,使得岩石的原組織與成分全被鑲嵌式石英所代替,所以外表看起來像石英岩。
而西莒的噴出岩中夾雜許多的花崗岩角礫。簡單的說,就是一塊較古老的岩塊,在地殼變動中被新生成的火山灰包覆,就會形成凝灰岩中包覆著不同的岩塊,這個岩塊就叫凝灰角礫岩。
岩史
莒光地區在白堊紀時經歷過多次的岩漿活動,底部可能為161百萬年至137百萬年中生代晚侏儸-早白堊紀的花崗岩類岩石所組成基盤,屬於大陸東南晚侏儸紀到早白堊紀的燕山期岩漿活動晚期的產物。
大約距今1~2億年前的「燕山運動」期間,福建東南斷裂活動十分強烈,同時也有廣泛的岩漿活動,影響所及,產生了數條深斷裂帶,這些斷裂帶控制了火山噴發和岩漿侵入,形成潛伏的巨大岩體。而莒光鄉就位於閩東變質岩帶北段,其構成基盤的花崗岩質類岩石,正是燕山運動所造成的產物。 學者們經過測定,推測福建沿海地區之岩石年齡為9500萬年前後,屬變質年齡,而全岩分析測定的年齡為1億6500萬年左右,屬原始火成年齡。由此可知,福建沿海地區的火成岩與變質岩都是中生代晚期燕山運動的產物。因此莒光鄉的火成活動,也可以說是太平洋地殼板塊擴張、碰撞與融化的結果。
常見的火成岩有安山岩、玄武岩、流紋岩、凝灰岩等,而凝灰岩是一種火山碎屑岩,其組成的火山碎屑物質有50%以上的顆粒直徑小於2毫米,成分主要是火山灰,外貌疏松多孔,粗糙,有層理,顏色多樣,有黑色、紫色、紅色、白色、淡綠色等,根據其含有的火山碎屑成分,可以分爲:晶屑凝灰岩; 玻屑凝灰岩; 岩屑凝灰岩。
海岸侵蝕地形
由於海岸地質結構均為火成岩,主要岩石以凝灰岩為主;閃長岩質、玄武岩質基性岩脈則以侵入岩脈,水平、垂直或傾向方式侵入基岩中。凝灰岩雖然堅硬,卻具有發達的節理,因此岩石容易沿節理面風化、崩落。經過長時間的作用後,節理面擴大為裂隙,原本的裂隙再擴大形成高聳的斷崖。
整體海岸地形屬於谷灣式海岸,因為流紋岩抗侵蝕能力強,在海岸地區容易形成突出的海岬,也產生許多海岸侵蝕地形,包括:海崖、海蝕洞、海蝕溝、海蝕凹壁、海蝕門(或稱為「海拱」)以及海蝕柱。
戀戀菜浦澳
紫菜
人人都想要紫菜,因此就把沿海有紫菜的大石給陳元帥,請祂做決定,所以每到產季,沿海那一塊屬於陳元帥的大石,會開放競標,得標的村莊才有權利採集石塊上的紫菜。
舊港口
青帆深水碼頭未完成前,菜埔澳是西莒夏季主要進出的港口,每到南風海浪陣風達到7級以上,船隻都需要在菜埔澳靠泊。
海釣場
菜埔澳海流變化很大,漁源豐富,是海釣的絕佳場所,只要在那釣魚十之八九的人都會滿載而歸。
軍事
菜埔澳據點的內部,各種軍事設備一應俱全,裡面也是軍人生活的地方,防禦堅實,但目前尚未開放遊客參觀,並禁止遊客向據點攝影,但可以到據點上面參觀。
菜浦澳地質解說影片
圖文資料來源:山本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