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 ─ 首頁 / 細說西莒 / 西莒歷史 / 從頭說西莒

明清時期的西莒

明清時期,福建沿海一帶由於人口過剩,人們逐漸向南洋移民,也在閩江口一帶,沿著馬祖列島尋找生路,其中有一批福州語系的移民,最後選擇距離與福州最近的西莒島居住。

西莒門戶─青帆~昔日的小香港

清道光22年(西元1842年),清朝被迫簽訂南京條約,開放五口通商,其中包含福建的福州商港,而位於航道要衝的西莒,成為外國船隻進出閩江的必經之處。因為當時的華洋輪船要駛入閩江,就需要在澳口(現在的青帆村)候潮、避風、補給淡水,因此在「以物易物」的貿易型態下,各種貨物在市面都可以看到。

因為洋人常在此活動,早期民眾稱澳口為「青蕃」,後來才改名為「青帆」,一度繁華的青帆,曾有「小香港」的美稱。

青帆鳥瞰圖

青帆遠眺圖

與軍事息息相關的西莒

西莒的地理位置,離台灣較遠,但是,用肉眼即可看到福建長樂。當年因兩岸軍事對立,西莒地位大為改變,成為反共的前哨站,切斷了與福建的聯繫。韓戰期間,美國情報單位CIA化名「西方公司」,進軍西莒駐守,蒐集情報,並協助我國訓練突擊軍,向中共發動游擊行動,直到韓戰結束後才離開。現在青帆村的「山海一家」即為當時的西方公司辦公處。

青帆村的山海一家

青帆村的山海一家

隊員參觀山海一家的速寫

隊員參觀山海一家的速寫

西元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西莒逐漸退去戰地色彩,加上近年兩岸關係和緩,西元2001年,開放小三通,西莒與福建的交流才重新開始。西莒是由「青帆」、「田沃」和「西坵」三個村組成,面積上比東莒還小,只有2.37平方公里,四面環海,島的四周大多是峽灣港澳,富漁獲之利。

青帆村舊稱「青蕃村」,隊員在此合影留念。

青帆村舊稱「青蕃村」,隊員在此合影留念。

田沃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聚落

田沃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聚落

島上軍事重鎮的西坵村

島上軍事重鎮的西坵村

圖文資料來源:山本軍團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