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研究計畫與九年一貫教學的結合
語文領域:這次的專題研究,讓我們學會整理資料,並完成了專題內容所需要的報告,讓我們非常自豪,還有採訪及討論時也使我們發揮出自己出類拔萃的口才能力,大家都很不錯喔!
數學領域:本次專題讓我們學會了運用試算表軟體,統計問卷調查資料,並輸出圖表加以分析。
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這次的專題製作讓我們更深入了解塑膠和再生紙的製作過程,焚化爐的參觀也讓我們大開眼界,經過專人的解說,也使我們知道保護自然環境的重要性。在製作過程中也學會了如何運用電腦軟體、攝影器材、錄音設備......等科技器材,活動中學會的技術也對我們未來有極大的幫助。
綜合領域:我們發揮了分工合作的精神,依照我們的專長做出了最佳的工作分配,我們還做了許多的問卷調查,加上專題製作與海報製作的歷練,我們增加了討論應變和製作報告與繪圖的效率能力,使我們能更仔細與快速的做好任何事。
社會領域:參觀焚化爐,加上專人的解說,讓我們更了解台北三個焚化爐的地理位置和環境,以及從它們興建到現在的歷史,經過專題製作,使我們知道必須作好垃圾分類,以及不隨便丟棄或焚燒垃圾,做好一個公民應盡的責任。
藝術與人文領域:在參訪的過程,我們發現焚化爐有另一種不簡單的「美」,那就是為我們處理每天所製造的垃圾,從外表所看不出來的,但在經過專題製作後,我們也漸漸能體會到那不簡單的「美」。
環境教育:環境保護的成功,是我們一直以來想要達到的目標,為了環境保護,我們籌劃了減塑推廣活動、呼籲民眾做好垃圾分類與不亂丟垃圾,就可以使我們的美好環境永存不變,還可以教育更多的學生,鼓勵他們去體驗服務大眾和美化環境的艱辛與甜美。只要我們的心堅毅不搖,我們的環保一定很快就有明顯的變化,我們的環境從自己做起,就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周遭。藝術品、手工品、家具或是生活用品等,是可以利用回收的資源製作的,還可以利用自己的想像力來發揮它的價值,垃圾就算被丟棄了,它的可用價值還是無窮的廣大。所以,不要用平常的眼光看待一切,萬物都是有用的。

如何透過線上或個人、團隊的接觸來扮演「大使」的角色
  我們透過網路搜尋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回收的相關知識,從市立圖書館及Youtube網頁搜尋並借閱和環保主題相關的資料,利用科學專題社團活動時間一起閱讀資料、看影片及討論,體悟到塑膠對現代生活與環境的影響很大。希望藉由設計相關活動,推廣減少使用塑膠、垃圾減量與資源回收的好習慣。我們在校慶時設立攤位,藉由說明海報推廣「減塑有一袋,環保大家來」,讓大家了解塑膠對環境、對生物的影響。同時還發起連署,帶動大家響應自備環保袋、環保餐具等方式,來減少一次性垃圾的產生。在校慶籌備活動時,和經營園遊會的八年級學長姊們溝通,請他們一同響應減塑活動,因此這次校慶園遊會有許多鼓勵大家自備餐具容器的優惠方案。此外,我們還設計認識七類塑膠的闖關活動,讓大家用趣味的遊戲方式認識塑膠分類。闖關活動老少咸宜,參與活動的人大排長龍,在通關後很多同學或來賓表示,他們是第一次了解塑膠的種類。為了深入了解廢棄物處理過程,我們在網路上發現內湖焚化廠的環境教育課程,在老師的協助下,我們用e-mail和廠區的工作人員聯繫,安排校外參觀活動。行前在社團時間,大家集思廣益設計問題,訪問焚化爐的工作人員。我們將訪談結果整理放在網路上,藉由學校網頁的連結,讓更多同學能了解廢棄物的處理與資源回收的重要。

學校的協助與配合
  學校於午休時間提供六樓電腦教室供我們進行專題網頁的製作,各種軟硬體設備十分周全,使得搜集資料及網頁製作更為方便。老師認真且不時的提供我們有趣的建議以及基礎概念的建構,學校也十分鼓勵我們研究這個專題,配合社團活動時間,辦理校外參訪,幫忙租車,讓我們能更快,更有效率的完成內湖焚化廠的參訪行程。

地方人士的支持
  在舉辦校慶時,我們架設「減塑有一袋,環保大家來」的海報來介紹塑膠基本知識,並推廣減塑觀念,得到很多同學、家長和來賓的熱忱支持。參觀內湖焚化廠時,廠區的工作人員在百忙之中還抽空帶領我們參觀焚化爐和生質酒精製造的設備,並耐心回答我們的各種疑問,讓我們更了解焚化爐運作的方式,以及自己可以為環境保護盡力的方式。在學校老師的介紹下,我們聯繫上在荷蘭就讀博士班的董芸安小姐,她熱心的到學校和我們分享她的荷蘭經驗,讓我們除了了解台灣的廢棄物處理現況外,還能延伸觸角,認識遠在天邊的荷蘭是如何進行資源回收,真是大開眼界。得到了這麼多人士的支持與鼓勵,我們希望能發揮影響力,一同為保護環境盡一份心力。

專題研究計劃對我們所產生的影響與衝擊
  這次校慶辦理的減塑運動,問卷分析的結果,大多數人都願意自備餐具來購買食物以減少垃圾量,但是有一些地方還是無法推動垃圾減量的活動,例如夜市,因為賣家方便,大量使用塑膠類或紙類製的杯、袋、盤或是飲料容器,每次看到那堆積如山的垃圾,就無法想像未來的生活環境會受到多大的衝擊。像是這次的校慶只要有自備餐具,就可以加量或減價,來鼓勵使用環保器具的人,希望政府也能運用一些政策,來改善日常生活中會產生垃圾的問題。這個專題讓我 們願意減少垃圾量,也讓我們的環保意識更強了!
   為了這次的專題研究,我們到內湖焚化爐去聽小「羊」叔叔的講座,不但增加了大家的知識,也帶我們去看使用果皮做成酒精的機器,讓我們發現垃圾也可以變黃金,平時多做回收及垃圾分類,讓沒用的東西變成有用的東西,也是累積地球財富的一種方式。

 

資訊科技的運用  

類型

名稱

來源

說明

硬體

電腦

學校

使用它來製作網頁、完成報告

數位相機

學校

拍攝與專題相關的資料

電話、手機

自己

連絡與聯繫相關人士

掃描器

學校

將書面圖片數位化

隨身碟

自己

儲存我們的資料以利分享及備用

錄音筆

學校

將訪談過程錄音紀錄

錄影機

學校

將訪談過程錄影紀錄

雷射印表機

學校

列印報告及參考資料

燒錄機

學校

長期保存專題資料

校內FTP空間

學校

將資料上傳,方便隊員能隨時下載使用及網頁製作。

軟體

PhotoImpact 12




製作網頁美工及圖檔處理

MS Office 2010

透過各種辦公室軟體完成專題
(Word~
文書資料的處理、FrontPage~網頁的製作)

Macromedia Dreamweaver8

結合網站的架構與統整

Google Chrome and Internet Explorer

搜尋網路資料、瀏覽網站成品隊員互相連絡、傳檔


智慧財產權說明

  本網站圖片、文章都由製作團隊拍攝、繪製及撰寫,如有引用他人資料均會註明出處。

發現、教訓和驚奇

  這次的研究發現,我們竟然每天都製造了那麼多的垃圾,但仍有那麼一群人在默默的為台灣環境保育付出心力,然而,環境卻還是一點一滴地被破壞著。政府最後終於意識到了這種大的問題,開始推廣了各種環保活動,還蓋建了焚化爐來解決以前垃圾掩埋場的問題,並把各種的環保知識傳遞給民眾,讓他們意識到垃圾的恐怖與回收利用的好壞處。還有許多專業人士開始研究垃圾的 處理及再利用,讓我們的未來生活過得更好。我們還得到了各種教訓,以前的垃圾掩埋場幾乎覆蓋了我們台灣可用的土地,而且還臭氣熏天,周圍幾乎沒有辦法種植或居住。但是,這也使我們開始想辦法回收有用的垃圾再利用,讓我們驚訝的是這些垃圾再利用的活動,居然讓我們找出了廚餘變酒精的方法,還有把垃圾做成公共藝術品,甚至還有垃圾磚、牆,不但不臭,還可以防風,讓我們知道這些垃圾更大的價值。

 

◎橫幅內容:配合校慶園遊會辦理減塑活動照片。

© 2014∼2015台北市立士林國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