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納里所在地原名為瑪家農場,瑪家農場在傳統領域上是屬於排灣族的瑪家村及北葉村,後來為台糖用地,屬隘寮溪農場分場。

 

  2007年,屏東縣政府便有意以此塊基地解決屏北山區原住民因災遷徙的空間壓力,以及部落內人口結構變化而產生的建地不足問題,因此向台糖購地。

 

  2007813日梧提颱風風災,土石流淹沒著名的魯凱族好茶部落(新好茶),好茶居民被臨時安置在隘寮營區,等待瑪家農場規劃完成,便預備長期定居。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重創屏北地區,好茶部落遷建瑪家農場計畫被迫重新規劃,與大社、瑪家等聚落重新協商空間分配與使用,成為排灣族與魯凱族共同生活的基地,並且由世界展望會援建,謝英俊建築師事務所任永久屋的設計。在建造過程中

象徵禮納里三個部落共存的地標,在進入禮納里社區時便可見到

《照片來源:頑固鷹群團隊拍攝》

,經過行政院重建會、展望會、建築師團隊及各部落代表多次協商,終於敲定永久屋的形式。頗具歐風的禮納里永久屋因為造型優美,環境清幽而被譽為屏東的普羅旺斯

 

      禮納里的命名是經過部落頭目、村長、教會牧者及世界展望會共同討論,結果一致通過以象徵聖潔的「百合花」意義之瑪家農場排灣族舊名RINARI為未來之新名,RINARI意為「我們一起走,大家一起往那兒去的地方」。漢文則音譯為「禮納里」,代表著三村將以禮互相接納不同種族之鄰里的美好意義。

 

  201012月好茶、瑪家及大社部落陸續搬入禮納里,總戶數共有483戶,其中好茶村117戶、瑪家村132戶、大社村174戶。他們在這裡展開新的生活,各自發展部落特色並以保存部落傳統文化為使命:雲豹的傳人--古茶柏安(好茶)以脫鞋子部落之名發展接待家庭並向遊客解說古老的好茶文化、向上走的部落--瑪卡札亞札亞(瑪家)以Kubav(瑪家穀倉)經營原民特色美食及原鄉生態旅遊、穿山甲的部落--峇力拉漾(大社)則以著名的傳統工藝成為工藝文創聚落,共同為美好的未來一起打拚。

 

圖片說明:禮納里社區建造前後的比較圖

《圖片來源:GOOGLE EARTH); 圖片製作:頑固鷹群》

從無到有的禮納里永久屋基地

《圖片來源: 行政院重建會提供》

 
《參考資料》

網站

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莫拉克88news

世界展望會新聞室

書籍(行政院重建會出版)

重建三週年成果彙編、八八重建報、告別莫拉克 88心感動、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作業程序參考手冊 、莫拉克颱風災後救助與安置

文件

莫拉克颱風災後家園重建計畫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區產業重建計畫

世界展望會八八水災重建周年關懷回顧

101年12月底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績效

禮納里部落(瑪家農場)永久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