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心得:
很高興能參加網界博覽會比賽,並且被組員們推選為製作小組的隊長。一開始跟組員們討論過,確定以彰化高中國際青年志工社為研究主題後,原本以為只要採訪幾個參與志工大哥哥即可,哪知道事情總比想像來的複雜困難。
當呂主任在採訪時拿給我們2013年國際青年會議的論文手冊時,組員們都面面相覷,因為這是國際性的活動,手冊裡的專題論文全部都是英文的,經過一番討論,大家覺得「論文發表」是國際青年會議的重點活動,如果直接在網頁裡打上英文論文,參觀網站的人可能沒辦法理解會議討論的內容,所以,我們決定從各國學生的論文中挑選四篇翻譯成中文。當時的這個決定,還造成有隊員因為對翻譯英文論文的恐懼和排斥而想退出,經過組員們的幾次勸說和蔡老師的加油打氣,才繼續留下來。
當我跟組員們開始進行翻譯論文的工作時,心中憂喜參半,喜的是英文為我擅長科目之一,憂的是外國高中生的論文會不會深奧難懂,而我無法翻譯。不過,想歸想,還是得硬著頭皮面對!
首先,我們先翻譯彰化高中學長的論文,從論文中,我們了解到非洲人民深受飲水問題所苦的原因,還有彰化高中國際青年志工社為了永續改善非洲貧童的生活,連續三年發起「Walk for Water」行腳募款活動,目標就是為了幫史瓦濟蘭興建水庫。
彰中學長的論文內容條理分明,我們看完後,很快就抓到文章中的重點,可是要翻成中文時,才發現"翻譯"遠比"閱讀"困難多了,所有單字的意思都要很確定才行,不能直接用猜的。我們只好放慢進度,一段一段慢慢翻,遇到比較難的單字或是翻譯不順的地方,就查英文辭典,在網路上搜尋各種可能衍生的用法,請教英文老師,大家發揮團隊精神,每人負責幾段,利用下課及放學時間互相討論,終於把第一篇論文翻譯完成。
接著映入眼簾的是日本學生的作品,因為同為亞洲國家,英文並非母語,寫作技巧應該不至於太艱深吧!果然不出所料,內容淺顯易懂、平易近人,大體上還ok啦!接著是美國與加拿大的論文,他們的自傳裡有許多跟從事志工當地有關的專有名詞,論文中有些句子的文法也比較難,要讀好多次才能理解,不過,他們的論文內容很豐富,我們從中看到不同國度的高中生活,翻譯起來感覺很有趣。
由日本學生的論文內容,我認識了日本天滿宮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從一個蘊藏豐富地下水供養大阪釀造工廠用水,曾帶來經濟繁榮興盛,後來卻因水源匱乏、地層下陷引發產業沒落危機,因此喚起當地居民對水資源的重視與保護,讓我們深刻體會資源的永續經營責任重大。
另外,加拿大與美國學生論文都描述原本生活在富裕國度,因為參與活動,才發現世界有著貧窮角落,許多人過著截然不同的貧苦生活。因此而學會了惜福感恩並願付諸行動,參與志工服務,或募款、或為老人服務、或參與育樂營,希望帶給貧苦兒童歡樂與協助,讓他們能獲得基本生活尊嚴與健康快樂。
除了知識增進與視野的拓展,從這次網博競賽的訪談、翻譯工作中也體會到「有多少力做多少事的道裡」,幫助他人並不必等到長大後有錢才做得到,雖然我們還小,但也在學校裡募集款項,為史瓦濟蘭蓋水庫盡一點棉薄之力,當然這點金錢微不足道,可是這是一個開始,相信未來,我們以及看見我們網博的人,都能一起共襄盛舉,為不幸的人奉獻一份心力,建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