圳路概說
竹東圳灌溉面積達八百公頃,約佔新竹地區總灌溉面積的13%,並兼具提供民生用水、工業用水與發電用水之水源。竹東圳全長約21公里,以攔取頭前溪上游支流上坪溪水為水源,自上坪攔河堰取水口起,婉蜒穿行於竹東丘陵的東北麓,經過軟橋、員崠、上館、大鄉、商華、五豐、三重、二重、柯湖等九個里,於柯湖里雲南路附近透過高架的輸水道穿越國道3號後,分為數個分支進入頭重里,最後餘水於員山里進入隆恩圳。途中計有十四座隧道、六座水路橋、三座虹吸工、二座跌水工及明暗渠等不同型式的水利設施,源源不絕地將上坪溪水源引經竹東地區,流入寶山一號水庫,造就圳路的綺麗風光、遍地良田及聞名世界的科技奇蹟。
歷史緣由
竹東鎮位於頭前溪中、上游內陸,地形南北狹長,東南側為山地與丘陵構成的山麓地形,逐漸往西北低降為沖積平原。由於天然地勢的條件緣故,溪南東邊的聚落,如頭重埔、二重埔、三重埔等荒埔地並無足夠的溪流水源潤澤墾地。民國15年(西元1926年)由二重埔地方仕紳林春秀、黃維生、黃棟臣等發起興築竹東圳,提出跨域引水灌溉溪南聚落農田的構想,在地方人士的共同協力下,聘請日本技士動工興建,歷時二年有餘,於民國17年(西元1928年)完工通水,有了竹東圳越域引來的水,溪南東邊的墾荒地獲得水源紓困,灌溉良田千畝。
整治與新生
民國65年,政府決定開闢國家科學工業園區,為配合園區開發後所增加的用水量,水利局於民國67年起積極辦理寶山水庫的規劃與設計,民國70年4月開工,民國74年6月完工。由於寶山水庫為離槽式水庫(主壩興建於非汲水的河川上),必須借道竹東圳來輸水,竹東圳因為以前是靠人工來開鑿,經過數十年的沖刷,也因為隧道內的坡度不足,常常滿灌致使竹東圳無法形成拱力作用的支撐而造成抽心與坍方,影響了輸水量。因此,新竹農田水利會於民國80年起開始著手爭取經費來整建竹東圳,在民國82年至92年間,共分八期由十家營造廠商共同努力之下,完成了竹東圳的整治工程,改善後最大輸水量達 3 CMS(每秒立方公尺)。
管理與維護
為了便於操作與管理導水路上的調節及營運,由台灣省水利局召集,於民國74年4月,正式成立「寶山水庫上坪攔河堰導水路管理小組」來運作與代管,並因業務之需,至民國76年6月30日,將管理小組移交給新竹農田水力會及台灣省自來水公司共同管理,其預算由雙方依用水比例分攤,操作人員由雙方派員負責操作管理。
新竹農田水利會 林慶恩先生 的自豪口述
臺灣最具代表性的水圳首推嘉南大圳和竹東圳,前者所灌溉的嘉南平原,其產物撐起了臺灣戰後的經濟,幫助臺灣從農業社會邁入到工業社會。而竹東圳隨著時代的變遷,從早期竹東農業的血脈蛻變為臺灣科技的命脈,竹東圳所供養的新竹科學園區,幫助臺灣由工業社會升級到科技工業,可以說沒有竹東圳,就沒有今日耀眼的科技成果,由此可見竹東圳對臺灣的意義有多麼的重大。
我派到的竹東圳,這是水利會最特別的任務,經歷了竹東圳的所有整治工程,我的感覺,這水資源的不易,尤其竹東圳是走內陸的,所以有這麼多的隧道,全臺灣就只有這一個。這水,十幾公里外從上坪溪攔河堰引水進來,都是走在山的半山腰上,遇到颱風或下大雨的時候,會有崩踏的發生,影響到這水路通行的問題,所以這個水的不易,我們要儘量多珍惜啦。
結語
竹東圳是國內少見的多功能水圳,它具有發電、灌溉及供應大新竹地區民生與工業用水的效能,橫亙在竹東丘陵地帶,至今已八十幾個年頭,一路看護著新竹的人們,見證了新竹地區文明發展與社會變遷。竹東圳從早期竹東農業的血脈蛻變為臺灣科技的命脈,正因如此,政府花了許多的經費來整治與改善竹東圳,由民國83年起到92年的改善工程中,除了一號隧道外,其餘水利設施幾乎都煥然一新,反而失去了原有的古樸風貌。
雖然如此,但我們認為「圳路」是台灣早期先民在大地上寫下的珍貴歷史,「水圳文化」是先賢們在台灣拓墾時期的活字典,是台灣農業的血脈,在時代進步的巨輪下,竹東圳被賦予了新的價值,除了象徵著先民拓荒的精神,更喚起「人與水」親密之記憶,宣揚飲水思源的精神和鄉土人文的價值。我們希望借此專題研究網頁,能對於竹東圳有更進一步的瞭解,並將地方社區的共同記憶記錄下來,在農業逐漸式微的現在,喚起人們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