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回到首頁 述說歷史 地理環境 建築之美 主體展物 研究活動 團隊風華 參考資料 專題簡報
◆◆◆◆◆◆◆◆◆◆◆◆◆◆◆◆◆◆◆◆◆◆◆◆◆◆◆◆◆◆◆◆◆◆◆◆◆◆◆◆◆◆◆◆◆◆◆◆◆◆◆◆◆◆◆
 
主題展物

技藝猶薪─打狗傳統工藝匠師聯展

剛到技藝猶新的展覽館時,感覺有一點恐怖,因為看到了好多的布袋戲偶的頭,可是到最後,再也不覺得可怕了!更能用心欣賞那些作品,更發現了作者的細心和用心!!!

人的生活中,藝術的存在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宗教就是可以展現藝術的手法。
傳統藝術的創作靈感多來自於人民的需求,「機能性」與「實用性」是最初的出發點。滿足實用價值之餘,就發展出更高層次的精彩表現,追求裝飾性的一面。

在技藝猶新的展覽館裡,我看到許多技術高超的工藝品師傅所創作、製做出的藝術品。那些那些,讓我再次認定臺灣的工藝術品是高等的!我所看到的有許多,例如:布袋戲木偶、門神……,也讓我認知到製作布袋戲人偶的相關訊息,真是一個可學習到許多的展館呢!

台灣的傳統工藝產生傳承出發點是為了日常生活所需而製作,但各地的自然氣候、風土民情、歷史傳統、信仰習俗影響產生了不同的作品,也因此累積許多無數先民的智慧與巧思,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許多國寶級雕刻師雕刻了許多木雕,有的看起來很有生命力,就像在那頭跟你說話一樣,讓我想一看再看,這些卓越的工藝匠師在實用價值之外,往往更企圖追求更高層次的美感表現,進而讓作品具有獨特的美學價值與人文內涵,展現出個人的不同特色 。

高雄地區在移民開發過程中累積許多珍貴的傳統工藝資產,這次展覽中有本市5位重量級的傳統工藝匠師─葉經義先生、陳忠榮先生、蘇義雄先生、馮進興先生及張財雄先生展出其生平經歷、精心創作。台灣的信仰來自於大陸,雕塑技法也是傳承於來自泉州、福州兩派。

當我看到那些木偶時,我覺得作者一定要很有耐心,手也必須很細,細的不得了,要是我,一定是馬上崩潰的!

這些藝師的執著及及本著對藝術的熱愛、工作態度均表現在其精湛的工藝作品中, 再加上自身專業的豐富知識,讓我們感受到儼然到了座活的博物館,對無形的文化資產知識傳衍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我最喜歡的木雕是戲獅木雕、馬的木雕,作這些木雕作品的人手好巧喔,而且門神好好玩,傳統戲偶我爸爸一定喜歡。

【工藝匠師介紹 】
匠師大都來自於南部,不論雕刻神像或是布袋戲木偶,都留下了珍貴的藝術遺產。

葉經義—傳統木雕藝師
廟宇鑿花雕刻、修建、古蹟修護工程、家具裝飾、木雕創作
代表作品—哈瑪星代天宮、高雄三鳳宮

陳忠榮—布袋戲偶雕刻藝師
布袋戲偶雕、神像雕刻、泥塑
代表作品—布袋戲雲州大儒俠、布袋戲苦海女神龍

蘇義雄—傳統神像雕刻藝師
傳統神像雕刻、神像雕刻儀式與法事
代表作品—三清歷史文化院神像、內惟龍泉宮天上聖母金身

馮進興—傳統彩繪藝師
傳統建築彩繪、搨彩
代表作品—戲獅甲廣濟宮、高雄意誠堂

張財雄—傳統彩繪藝師
傳統建築彩繪、擂金畫
代表作品—哈瑪星清雲宮、旗津天鳳宮

【傳統工藝發展】
傳統木工藝大都以廟宇建築為出發作品。台灣廟宇以木式結構為主,樑柱工程稱為大木作,而分非承重木構件的製作稱為小木作,木雕是為小木作的部份,在台灣稱 為「鑿花」。台灣的傳統木雕承襲自泉州、潮州與福州三地為主,追溯高雄地區木雕匠師體系乃承襲自泉州匠師蘇水欽與黃良。

神像雕刻
高雄地區的神像雕刻發展時間較晚,受到台南府城的匠師十分深厚的影響,風格主要傳承福州、泉州兩派,鼎盛時期許多神像雕刻的店家集中在三鳳宮後的三民街上,為高雄地區曾經繁華一時的「佛具街」。

傳統彩繪
高雄地區傳統建築彩繪多出自台南府城匠師之手,其中以潘麗水及陳玉峰二人以及其徒弟所佔比例最高。傳統彩繪作品最知名者為陳玉峰所繪之旗後天后宮門神、潘麗水所繪之三鳳宮門神,二者均為國寶級彩繪藝師。

布袋戲偶雕刻
偶頭是布袋戲偶的生命所在。台灣在早期籠底戲多使用泉州戲偶,此類布袋戲偶頭俗稱「唐山頭」。其中以「塗門頭」和「花園頭」最為出色。我看到許多布袋戲的布偶,每個布偶都做得很精緻.像是門神.木雕,模型,戲偶,門神(神荼,鬱壘)等,各個作品都很漂亮!去看技藝猶新的展覽時,每一個作品都是大師細心製作的!



gotop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