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戲是從大陸引進台灣的,不過說法卻有下列幾種:
   
一、 據說潮州藝人阿萬師,隨鄭成功的軍隊到台南,清兵入台後,阿萬師避居彌陀鄉,施琅將軍慕名前往拜訪,可是阿萬師已年邁,不再演出,傳下弟子五人,今已散佚不詳。
   
二、 同治初期,由閩人許陀、馬達、黃索等由閩南帶到台灣的高雄、屏東兩縣。
   
三、 約在太平天國時期,由海陸豐、潮州、汕頭一帶,傳到福建的詔安、漳浦等地,然後再傳到台灣。
   
四、 又聞是一百多年前,初是從廣東省潮州一帶傳到台灣南部,流行於高雄縣的岡山、鳳山境內,北在二層溪以南、下淡水溪以東的村莊中,擁有廣大的農民戲眾。
   
五、

據《高雄縣志稿˙藝文志》的記載,皮影戲是兩百多年前,從大陸北方經廣州,由許陀、馬達、黃索等三人,自潮州一帶傳到台灣南部,流行於高雄縣的鳳山、岡山境內,北限於二層行溪,南限於下淡水溪,在此區域的農村中,擁有廣大的觀眾。

  上面敘述的說法,除了說法(二)中的屏東外,其餘的不論是彌陀還是岡山,甚至是鳳山,都指著一個共同的地域範圍--高雄縣。而且很剛好的,如今所剩下的台灣傳統皮影戲團,也都在高雄境內。因此,高雄縣可說是台灣皮影戲團的搖籃

影偶
影偶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