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戲,又稱為「潮調」。不過因為皮影戲的動作有些吊兒郎噹,有些滑稽,看似猴子一般,所以又稱為「皮猴戲」或「皮戲」。回溯台灣的歷史,明末清初時,鄭成功來到台灣趕走荷蘭人時,在廣東福建沿海一帶,軍中有演出這樣的戲,於是皮影戲隨著軍隊被帶到台灣,已有將近數百年的歷史了。皮影戲是從廣東潮州來的,所以台灣的皮影戲正式的名稱是「潮調」。

  而關於皮影戲的起源則是眾說紛紜,綜合各種傳說及記載,下列是幾種比較常聽到的說法:
 

一、

漢武帝一位心愛的嬪妃-李夫人,紅顏薄命,武帝十分思念,就詢問文武百官,是否有讓李夫人還陽的方法,文武百官為避免武帝因思念而廢寢忘食,甚至不理朝政,於是請了一位江湖術士魏少翁,魏少翁稟告武帝:「夜晚時分,當您的愛妃回來時,只能遠觀,不能近看。」衛於是剪了一個愛妃的肖像,此即剪紙藝術。透過月光,隔著帷幕,顯現剪紙的影像,武帝朦朧一看,像是愛妃還陽了,幾次後,武帝的病便治好了。

   

二、

傳說是漢代名將韓信發明皮戲。韓信在某一戰爭中,四面皆受敵軍包圍,只好在城內就地取糧,牛、羊、馬皆可為食,至於獸皮則拿來擋風遮雪遮雨,但是時間一久,皮上面的毛和脂肪會脫落,冬天時,士兵在城樓上生火取暖時,城牆外的敵軍透過獸皮隱約可看到城內士兵的影子,便不會貿然進攻。因為牛皮會透光,為了給士兵娛樂,於是便將牛皮雕刻成人偶的樣子,用布當作帷幕,打上光源,便成為皮影戲的樣子。

   

三、

另一說是以陜西歌謠「漢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葉照窗紗,文帝治國安天下,禮樂傳入百姓家」為依據,認為影戲應始於文帝時期,宮女為逗太子玩,用梧桐葉剪成人形,在窗口玩弄而得靈感。

   

四、

此外,有些學者則認為皮影戲的起源或許與唐代寺院的講經說法有關。在敦煌原本【王昭君變文】中載有「上卷立舖畢,收入下卷」一行文字,根據學者的考證,所謂的「立舖」應該就是指圖像,因此可能是唐朝或是五代時期的僧侶們在講經時,另外備有圖像讓信眾邊聽邊看,以增加信徒們的了解,增加講經說法的效果。

皮影偶
影偶

皮影偶
影偶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