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簡報|細說剪黏|火師傳奇剪黏工法剪黏之美學習之旅關於我們首頁目錄日誌

 

 

  速食社會,傳統工藝沒落

.........................................................................................................................................................................................................

  但隨著工商時代的變遷,許多文化逐漸西化。在1980年代,在工資日趨高漲的環境壓力下,「求新、求快、求完工」剪黏師父因而發展出利用燒陶技術,將常用的剪黏體材預先分解製作的「淋燙模件」,再由一般泥水師父按圖拼湊完工。

由工廠大量代工的「淋燙模件」,方便快速卻失了藝術與趣味

  從前台灣寺廟剪黏裝飾講究慢工細活的傳統工藝已不復再現,沿襲傳統下的「玻璃剪黏」或稱「玻璃剪仔」大都被新興的工廠大量製造的「淋燙模件」全部取代了! 台灣寺廟剪黏裝飾,也因寺廟翻修只求建築物的巨大規模,普遍的不重視歷史、人文、與工藝價值,也變得「更趨相似而複雜,更加華麗卻失序」。

  寺廟的建築裝飾,包括石雕、木雕、交址燒、剪黏、彩繪等全部或大部委由掮客從中國採購,運回台灣組裝,該等物件也全由中國一般工人粗製而成,其中則甚少具有技藝價值。
  造成不少的傳統文化價值例如:「敬天崇祖」、「倫理序位」、「正義節氣」、「孝悌友愛」、「儀禮禁忌」、「敬神惜物」、「溫柔敦厚」、「道德規範」、「同憂共樂」、「移風易俗」、「感恩福報」等象徵與意象也不見了。甚至要求台灣寺廟剪黏裝飾去體現出傳統工藝主體價值中的「藝術美學原則」,則更是形同奢求了。

勸人為善的忠孝節義故事是廟宇剪黏的主要題材之一

你可以選擇 》》上一頁˙目錄

 

  台南縣成功國小教師製作    網頁瀏覽請選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