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請問張大師您是何時開始接觸竹編?
答:原本是從事藺草編織的家族企業,接近25~26歲才為了拓展業務,當時藺草增加了竹籐製品,一開始是製作燈具(早期產品),現在66歲已有40年的歷史。
|
2.我們知道張大師有很多得獎作品,請問哪一件作品是大師最喜歡的,為什麼?
答:每件作品都花了很多心血,都很珍惜,比較特殊的作品較少,要累積很多經驗才可以做出來。
喜歡的作品作品是『竹林』,花了三、四年的時間才能夠完成。而『林間』,是長期的運作出來,共花了三、四年的時間才做出來的。通常,一件滿意的作品要花3~5年的時間才可以完成。
|
3.竹編是一項傳統技藝,不知大師是否有收弟子?
答:竹編累積先人智慧,各種器物中都有竹子的身影,這是一個珍貴的資產,值得保存。
目前社會環境要靠這種技藝維生實在不簡單,所以不太鼓裡年輕人去做。但衣食無缺的情況下是可以去教導的。這需要長時間的累積,才能靈活運用,創作出精美的竹編器具。
|
4.竹子的種類很多,可用來做為竹編的有哪幾種?
答:常用來製作竹編器具:
桂竹(中北部)、長枝竹(南部)、烏葉竹(中北部)、麻竹(中北部)、孟宗竹(較少)、刺竹 (較少;耐磨〉。
|
5.目前竹子的取材容易嗎?在哪裡可以找到合適的竹材?
答:現在要到郊外才看的到,以前是屋前屋後就有,或是自己到山上砍竹子,現在是去竹材行買的。
|
6.竹子需要經過加工才能做為竹編材料,現在有這種工廠嗎?在哪裡?
答:竹編材料需要經過劈剝,現已沒有這種工廠,所以要製作竹編器蠻困難的,所以自己要有工具或是使用手工。
|
7.竹編過程中,哪一個程序最複雜?為什麼?
答:從基本的取材到編作都是一項困難的工作,都要運用巧思,經驗來完成,疏忽每一個步驟就會差很多,也會多一個缺點。需要編底、編體、收口,如做不好就要拆掉重做,是一項須恆心的工作。
|
8.請問大師您的創作靈感是來自哪裡?
答:來自各方面例如竹林就是從大自然給我的啟示,或是從生活中的寓意去感受與自然界中的動植物而呈現在作品中。
|
9.請問張大師,您在創作的過程中是否曾遇見瓶頸,是如何克服的?
答:因為 沒有拜師學藝,所以遇到困難都自己用自己的力量去克服,有時一件作品需要4.5年以上。
|
10.竹編製品目前在市面上已經很少看見,現在還有哪些工廠或工作室在製造嗎?
答:竹編在三、四十年前已逐漸沒落,目前已很少見,目前全靠政府在保存及輔導,在政府扶持下,保存的工作有成長,有工藝家在地方做工作室例如在南投已保推廣工作做得很大,近幾年效果蠻好的。
|
11.請問竹編製品要如何保存?
答:過去的竹編器具,以實用為目的,用到壞掉了就丟;不過在現代為了保存長久,研發出塗漆的技術,是要與空氣隔絕,一般竹編器具不要放在潮濕的地方,若有灰塵或發霉,是使用毛刷來把它刷掉。
|
12.請問大師您對竹編藝術的看法:
答:竹編器具歷史久遠,近幾年來機械化,機器大量的生產塑膠製品,而塑膠也逐漸的取代竹編器具,現今竹編器具已逐漸的消失。需要再推廣,讓這項傳統技藝得以維持。
|
紀錄人:陳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