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德宮

歷史

地理

建築

信仰

文物

社區互動

探訪研究

簡報頁

線上學習單

目前位置>>歷史>>昭德宮簡史

昭德宮簡史    昭德宮簡史編年列表

歷史 

德宮簡史

後港昭德宮崇祀天上聖母可溯源至清乾隆30(西元1765),因當時渡臺先賢廖阿發、張元清、郭萬生、彭光陰、王士岳等人,咸感天上聖母威靈庇民,慈德廣被,所以眾議集資雕塑聖母金身寶相,並以神明會輪值爐主方式崇奉之,公定以每年以 農曆316 為媽祖聖誕紀念日,是日以梨園牲果,謝酬神恩。

由於後港媽祖神蹟赫濯,附近村里鄉梓信眾前來祈求膜拜者絡繹不絕,遂由神明會會員決議建廟宇供奉聖靈,以衛斯民。

    宣統2(西元1909),初期籌款由每位會員各出資20元整為購地資金,共洽購有台北縣興直堡新莊街柏仔林庄參佰捌拾參番(「番」即「號」之意)之壹、貳、參番田三筆土地面積共肆分參厘一毫一系,開始興建廟宇。在全體會員同心協力下完成,並命名為「昭德社」,供堂祀奉,晨昏膜拜。

自民國元年(1911年,大正元年)起,隨著後港地區日漸繁榮,信眾日增,遂於民國78(1989)更易廟額為「昭德宮」,翌年成立重建委員會負責聖廟重建重責,新建璇宮在委員會及地方仕紳及信徒的努力支持下,終於在民國81(西元1992)落成鎮座,規模宏偉,雖地處當街鬧市,卻益發襯飾本宮之莊嚴肅穆。

建廟時地基圖           目前昭德宮照片


訪紀事 

 

形環境
林繼鐘組長:「昭德宮現址所在地,以前是一大片農田,外圍環繞著一條舊後港路,其間錯落幾戶人家。先民就在這片農地中建了一座小廟,地點約為今日昭德宮前的廣場上。」
劉林昭英委員:「後港地區以前常發生嚴重水患,大水來時根本無法應變。重建前的昭德宮只是一間小小的200前的媽祖神像房子,裡面奉祀的小尊媽祖(目前仍供奉於正殿中央),相傳即是當年唐山過台灣的移民從大陸帶過來的,每當大水來時,都要好好保護祂。」
李德銓副主委:「由於長年的水患,使得以前廟裡的文物屢屢滅失,真的非常可惜。」

 

 



地取得
李德銓副主委:「日本明治42年由每位會員出資購地興建昭德宮,當年購得的土地約有1000餘坪大,相較於今日重建後的昭德宮占地面積,實在是大很多。原因就在於當年購得的土地因產全權登記在某位會員名下,其後代子孫卻據為己有。民國76年時為了重建昭德宮,才由林宜標先生(林繼鐘組長之父)、劉進來先生(劉林昭英委員的公公)奔走協商取回250坪的地,才有辦法開始重建昭德宮。」
劉林昭英委員:「是啊!當年為了找齊地主協商辦理土地過戶事宜,我們甚至還到監獄去找因案服刑中的地主呢!」
林繼鐘組長:「其實昭德宮會選在現址建廟,並無風水或地形考量,地點正好位於聚落的中心地帶,這才是選址的重點,事實上,昭德宮也的確成為後港地區的信仰及居民生活中心。」此時林組長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張昭德宮正要開始重建時動土典禮的舊照片,看著仍是一片黃土的空曠,對照今日昭德宮的宏偉熱鬧,真的令人有滄海桑田之歎!

舊廟位置

 


 

建經費
劉林昭英委員:「民國60年代後期,新莊後港地區開始發展,許多農地蓋起了住宅大樓,地方經濟繁榮發展。居民有感於這都是媽祖的庇佑,因此開始有人倡議要重建媽祖廟,以彰現媽祖對地方的照顧。」
劉林昭英委員:「昭德宮重建的費用,一開始是由地方士紳自願捐輸,但隨著工程的進行,總是每每遇到經費即將用完的窘境。但說也神奇,只要一遇到這種困境,就會有人自動捧著現金前來捐獻,指明要幫忙媽祖蓋廟。我公公(劉進來先生)就曾收到一位先生遠從土城帶來捐獻的40萬元新台幣,原因是這位先生說夢到一位穿著鳳冠與官袍狀似媽祖的人指點他要來此地捐錢讓媽祖蓋廟。相同的狀況,當年負責重建事宜的林宜標先生也遇過很多次,這真是令人對媽祖的顯靈感到驚奇!」
李德銓副主委:「所以除了士紳捐獻之外,有更多是本地民眾2千、5千、1萬的捐獻來建廟,大家都是覺得媽祖對地方真的很照顧。」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