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份名稱的由來                                                              

依據台北縣誌記載,九份在清朝初年是一個小村落,只住有九戶人家,這九戶人家每次購買各種日用品或魚貨都要『九份』,久而久之,此地方也因此定名為九份。又有一說法為:九份原有許多樟樹,為了提煉樟腦油,因此設有八十一口灶,每九口灶稱為一份,共有八十一口灶,所以稱"九份"

 

(1)歷史發展

 

自從1893年(光緒19年)在九份地區發現砂金,開始了此地的淘金人潮以及採金的歷史。進入日治時代後,日本人及基隆顏氏家族相繼擁有九份一帶的礦權,尤其在顏氏家族的經營之下,九份進入金礦出產的鼎盛時期,同時也在附近開挖煤礦。1945年戰後,九份的黃金產量曾一度恢復,但1957年後開始衰退,最後於1971年正式結束開採,大部分礦工也將目標轉向煤礦

 

 

2.礦產歷史

 

(1)採金起源

引發淘金熱

砂金的發現引發淘金熱真正的淘金熱潮始於光緒十六年(西元一八九○年)。當時,劉銘傳主持台北至基隆的鐵路興建,在架設八堵車站橋梁時,一修築鐵路的粵藉工人戲淘琉沙,無意間洗出砂金,這個小小的意外引發了台灣史上的一段淘金熱,也開展了基隆河流域採金業的濫觴。基隆河含金的傳聞一經證實,各地民眾抱著一櫂千金之夢,聚集於八堵溪口,許多受美國排華法案之害的華工以及在澳洲金礦擔任粗

工、同遭英人排斥的粵藉工人,也紛紛湧入台灣,加入淘金之列,同時將加州的採金技術與毆式木製採金槽引入台灣。基隆河岸在短短﹂年間,吸引三、四千人前來淘金,淘金客不斷的湧入與淘金範圍的日益擴張,造成河道及兩岸田園損毀,原本以農墾生活為主的聚落,開始披沙鍊金,完全改變了農業社會的生活與價值觀。

一八九三年,一名淘金老在小粗坑溪及大粗坑溪淘金時,發現溪中含金豐富,於是追根溯源,循線找到九份山頂小金瓜的金脈露頭,原來的砂金淘取,進一步成為脈源的金礦採掘。光緒十九年(西元一八九三年),陸續又發現大粗坑、小粗坑、大竿林及金瓜石的礦脈,這時期金礦的開採已達鼎盛。

 

(2)採金的發展

顏雲年的崛起

瑞芳礦區在開採初期,成果堪碩,到了一九○二年以後,由於主脈漸盡,加上礦脈不整、坑口零散、盜風日盛、管理困難,儘管在礦區周圍布哨搜身,隨時攔住行人

檢查,但盜金之風,仍猖獗不息,同時加上日人獨占其利的作風,無法獲得台人的合作,終使經營陷入困境。在此經營困窘的情況之下,藤田的經營方針有了很大的轉變,他索性將採礦權部分出租給本地的有力人士,形成「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狀態。一道到一九一三年,藤田組直營部分的產金量仍無起色,加上公司勘察結果,作成再無開採價值的結論,這時的藤田組,遂於隔年將礦山經營權讓與顏雲年承包,至此,藤田組的殖民資本家時代宣言結束,而瑞芳礦區便成為台陽株式會社崛起的根基。

在獲得礦區承採權後,顏氏抓住台民對採金業敢為冒險的心理,加上熟稔九扮礦脈的特性,以及痛 在獲得礦區承採權後,顏氏抓住台民對採金業敢為冒險的心理,加上熱稔九份礦脈的特性,以及痛切感受藤田經營失敗之癥結在於獨占其利,乃加以興革,廢除原先的集中管理制度,將各脈分區劃分,轉租他人開採,分區監督,居間收

取若干頂費,如此,採金者因出資有限而可獲得發財機會,於是爭先恐後地前來申請,群集九份。由於申請者眾多,租金之收入,竟超過原先付與藤田組的權利金。九份礦區經此整編後,原本被日人認為的廢坑,卻奇蹟似地在顏雲年承租一年後,產金量突破藤田經營開採的最高紀錄,產金量高達一萬五千兩。而一道遭日人譏笑的「狸掘式」穿穴採礦法,卻是找出富礦體、造成九份產金全盛時期來臨的關鍵。

瑞芳礦山在一九一四年,由顏雲年接手經營後,隨之促成九份全盛時期的到來。除了金礦經營,顏雲年並開築九份至瑞芳的道路,使得商品消費活動得以在九份活躍起來,提高了礦山的生活水準,九份也很快地發展成一個繁榮的聚落。擁入礦山淘金的人口迅速地自一九一四年的五千多人,攀升至一九一六年的七千多人,商店住家沿山勢建築,密集林立。這時往來香港、基隆、日本的遊客,自海面向上望,聚落形態高低錯落,風格貌似香港,一時有「小香港」之稱。顏氏的經營管理得當,盜採之風受到歇阻,賺了不少錢,就漸漸合併其他小礦廠,終於在一九二零年合併了所有瑞芳礦區的礦權,並且成立了「台陽礦業株式會社」(簡稱台陽公室)。瑞芳金礦產量在

裝備現代化的情況下,於一九七三年起,分別完成機械選礦廠的第一、二、三期工程,黃金產量達到高潮。

 

清廷統治時期

台北縣誌記載:"光緒十五年夏,劉銘傳逐台北基隆間鐵路,於八堵車站附近架設鐵橋,有奧籍工人過去曾在美國加州產金大採金,午餐後用碗戲淘河沙,偶然發現挖掘之砂礫混有砂金,而即將砂礫淘汰,獲得黃金不少"。當時美。澳排華,有採金經驗者紛紛離台,同時在厚利所驅下,淘金者蜂擁而至,不但破壞兩岸沖積層,導致河道田園損毀,歹徒混入滋擾,地方秩序大亂。1893年,淡水商戶金寶泉提出承包申請,經基隆同知遵照台灣巡撫傳諭獲準獨家承攬,沿用官方"包租釐金"方式經營,至租約期滿清廷收回,恢復官辦直到棄臺。此時淘金者出七堵。八堵逐漸溯河而上,遂達大小粗坑溪,追源求根,鐘而發現九份之小金瓜露頭礦藏。

 

日據時期

1876年總督府殖產科以地圖上通過雞籠山正南北的軸線為界(俗稱紅線界),將本地礦區分為東西兩界,分享於有功政府的兩位商人經營,西區分交"藤田合名會社",開採九份地區礦產,九份新一號至八號各口礦砂均出八號口(八番坑)1898年台灣各地抗日風潮烽起雲湧,小粗坑一帶山勢險峻,藤氏疲於管理,由顏雲年趁機承包,至1913年全部歸於顏氏,1918年將全部礦權及設備轉讓。顏氏採行"狸掘式"方式開採,將礦區分層轉租金礦工人,由工人一寸一寸在礦區摸索,找出礦脈,使地利無所遺,產金大增,創造了1932年至1943年的"大著金"-九份的黃金時代。

 

光復後

抗戰勝利,開礦採取"承攬制度",分上。中兩部分,上等的金礦,承攬人取得純金之百分之75,另外百分之25給礦主;中等礦的承包人得百分之82,其餘百分之18歸礦主。光復後九份地區金礦開採步入衰退期,至民國56年大量開採作業結束,台陽公司於民國60年停止開採。民國764月,衛星探測結果,本區尚有大量黃金,但因國際金價下跌,工資高漲,再加上技術問題,雖明知有金脈卻不開採。

 

(3)採金的沒落

採礦終於結束

然而,這段盛況在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黃金的國際交易中斷、金價一落千丈,形同廢物。在二次大戰期間,日本公布勒令停止生產一切非戰略性的物資。為了增產作戰物資所需的銅,將台陽公司重要設備,移用於金瓜石礦山等「國策」公司,採礦工人也被迫至金瓜石加入增產工作。因此,光復後的瑞芳礦山,除房屋、建物與礦匾外,幾乎殆無遺物,礦山因此呈現空前的凋零。

一九四五年,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國民政府接受人員尚未來台的一個多月期間,礦山一帶的秩序紛亂,盜金之風再度掀起。因此,國民政府在接受金礦業後,另闢新的局面繼續經營,屬於日人者加以接受監理、促其復工,屬於台人資本者,則鼓勵復原,山中盜金風潮因之漸止。在復工計畫確定後,瑞芳礦業已無法恢復往日盛況,一則黃金產量由盛轉衰,再則政府採行金價管制,公訂的價格不敷生產成本。九

份礦山在歷經半個多世紀的開採,於一九五六年間,台陽首度面臨由盈轉虧的局面,從此礦山漸失去開採價值。隨後台陽內部屢向經營當局建議結束瑞芳礦業所的業務,唯顏欽賢(顏雲年之子)念及家業的肇興皆起自此礦區.一且九份地區尚有萬餘人口依附金礦而生,情義難辭,未敢貿然結束,仍勉強經營,但逐漸縮減規模,且同時輔導員工轉業。到了一九六七年底,台陽在瑞芳的員工僅存二百九十人,較諸光復初期的二千名左右,呈現出強烈落沒的意味,終於在一九七一年正式宣布停止開採。另外,在金瓜石礦山部分,則全數由政府接收,在光復初期交由「台灣金銅礦物局」接手管理,繼續開採。一九五五年改組為「台灣金屬礦業公司」,初期金、銅礦砂經選鍍處理後,將所生產的銅精砂運往日本代煉,一九七二及一九七三年完成精砂粗煉及精煉的設備,後期由於礦源枯竭,金礦品位降低,不敷開採成本,便於本山及樹梅等礦區進行露天開採,持續經營至一九八七年關閉為止。資料來源 :九份店家,書籍,網路http://class.rfes.tpc.edu.tw/~max/htm/history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