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ng53@ms23.hinet.net

 

貝葉經的製作

 

 

從貝葉棕說起

貝葉棕屬棕櫚科,是一種常喬木,原產亞洲熱帶,它通常樹高20米左右,長得高大、雄偉,樹幹筆直,渾圓,沒有枝椏,樹冠像一把巨傘,葉片像手掌一樣散開,給人一種莊重、充滿活力的感覺,是熱帶地區綠化環境的優良樹種。然而,你知道嗎?貝葉棕還是東南亞地區文化的傳播者呢。很早以前,東南亞人民就開創了用貝葉棕的巨大葉片來記錄自己民族的文字,因此東南亞文化在歷史上有"綠葉文化"之稱。佛教上赫赫有名的"貝葉經"也就是用貝葉棕之葉片制作而成的。有人認為貝葉棕是一種地理和民族文化的標記樹。只要是熱帶地區,哪里有佛教,哪里就有貝葉棕。西雙版納的傣族信奉小乘佛教,佛寺院內種植的貝葉棕原產印度、斯里蘭卡等地,據研究,是隨著小乘佛教的傳播,由印度經緬甸而被引入的,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了。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民同東南亞地區人民一樣,很早就有用貝葉代""記錄自己民族文化的歷史。他們把劍形的貝葉葉片經過簡單的加工:修整、壓平、水煮、晒乾,然後裝訂成冊,用特制"鐵筆"就可在上面流利刻寫文字了,刻完後塗上植物油,葉面上就出現清晰的字跡。貝葉經久耐用,使用次數的增加不但不會腿色反而能使字跡越來越清楚,現存百年之久的貝葉經仍字字清晰可辨。

  傣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貝葉作為載體使之得以記載並流傳至今。據說其中僅經書就有84千部之多,內容涉及佛教經典、醫學理論、文學藝術等等。在中國,傣醫藥與中醫、藏醫、蒙醫並列被人們稱為四大醫藥,就是因為傣醫藥的理論、歷史、臨床經驗等都是刻定在貝葉上,今天才得以整理發掘,並在西雙版納建立了傣醫藥研究所、傣醫院等。傣族的文學作品豐富多彩,數量眾多,在中國的55個少數民族中首屈一指,僅上千行的敘事長詩就有500多部,如《巴塔麻嘎捧尚羅(創世史詩)》、《葫蘆信》、《松帕敏和嘎西娜》、《召樹屯(孔雀公主)》等,如若不是刻寫貝葉上,這些優美動人的長詩就將被歷史的長河所淹沒,今天的人們就再也欣賞不到這些珍品了。

  因為貝葉棕在文化上有著重要價值,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人民視貝葉為自己文化發展的象徵,並常常以此引為自豪,甚至對貝葉棕加以神化,認為只有心誠的佛爺才能種活它。但是,科學家已經揭開了這個謎,能否種活貝葉樹的關鍵是能否掌握它的催芽和種植枝術。貝葉棕不僅是綠化環境的優良品,而且還有一大植物奇觀,它大約40年開花一次,一生只開一次花,然後結果,果熟即整株死亡去,留下"兒孫滿園"。這在植物學上叫做"一次性花果植物"

  在西雙版納,至今都還流傳著一個有關於貝葉的故事:古時候,漢族、傣族、哈尼族的祖先一同去西天取經,在回來的路上經過一條大河,他們乘坐的船翻了,三人上岸後,打開包袱晾晒經書,漢族的經文寫在紙上,晒乾後就像雞腳印,所以現在的漢字就像雞腳印﹔哈尼族的經文寫在牛皮上,晒乾後為了充飢就烤著吃了,所以現在哈尼族沒有文字﹔只有傣族就聰明,把經文寫在貝葉上,晒乾後字跡清晰依舊,所以傣族的文字就得以原樣而完整地保存並流傳至今了。

貝葉棕樹

一部經典需要多片貝葉才能完成,其製作過程為採葉、水煮、晾乾、磨光、裁割、燙孔、刻寫、上色及裝訂等步驟。

 
  製作貝葉經之貝多羅葉以嫩葉為佳,且葉片要柔軟強韌。樹葉採下後先經水煮、晾乾,使葉片變得柔韌不易斷裂,再用粗木棒將葉片表層兩面磨光。然後將葉子截成所需規格,每片葉子長約二英尺、寬約三英寸,或將一片裁成多片。在葉面中間穿一或二小孔,或在靠邊穿一個孔,以備裝訂之用。穿孔後的貝葉即可以刻寫,通常每面最多刻寫七、八行,並於每一刻完之葉面邊上刻上頁碼。用特別調製的墨水塗在葉面上,再將葉面擦拭乾淨。古代大乘經典的貝葉寫本,都用筆尖沾上墨汁寫出來的;南傳佛教巴利經典的貝葉寫本,則全都以鐵筆刻上文字,塗上黑墨之後,再擦掉表面,讓字體浮現出來。最後,以繩、棉線或似竹筷物穿過葉面上的孔,並用與貝葉一般大小的木質夾板為封面及封底固定,以免散亂而利於攜帶,我國稱此裝訂形式為「梵筴(夾)裝」。如此一部貝葉經就算完成了。

由於貝多羅葉具有防水及經久耐用的特性,製作完成可再以肉桂油及燈煙所調製的特殊墨水塗在葉面上,更可增加其保存的時間。這是因為肉桂油具有防潮、防腐及防止蟲蟻蛇蝮蛀食的功能。若為長期保存,若干年後可再塗抹一遍,或在經典外觀再塗上生漆及金粉,也可使貝葉經不易腐毀。目前被發現的貝葉經,大都經過千年歲月考驗及風霜的侵蝕,但它們仍可保存至今不壞,這是它所具有的最大特色,也是受重視的原因之一。

  紙張發明後,一般佛經仍仿貝葉經的外形製作及裝訂,這種仿貝葉典籍裝訂法所裝訂的書冊,雖然其材質可能為銅葉、樺皮或紙,但也被通稱為「貝葉經」。

 

2009網界博覽會-學習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