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計畫簡報歷史源起遷村紀事聚落文化相由心生
[建築特色][建築印象][血緣村][蝦苗][烏魚]

 

          我國加入WTO之後,目前農產品項目只有蝦類養殖可與別的國家一較高下。例如最近進口的白蝦,因病毒及水質污染,而無法養殖。草蝦自民國 76 年得白斑病毒後,養殖業深受打擊;高雄沿海海域原含有豐富矽藻,為蝦苗不可或缺的食物來源,後來卻因海水被周遭工業廢水嚴重污染,此後蝦苗養殖業條件越來越 不好;最後,使得部分養殖同業轉赴東南亞與大陸沿海發展,於是原有的優勢不再,使得原有「草蝦王國」的美譽逐漸走向黃昏。

年代

事件

 民國五十七年前

蝦苗人工繁殖技術尚未突破瓶頸,仍處於少量生產的階段

民國五十七年  

首次成功完成人工繁殖試驗,為蝦苗的養殖帶來突破性的發展,當時所用的種蝦為台灣沿海所產,體型較小

民國六十二年

人工養殖蝦苗,仍未獲大量推廣。為促銷人工繁殖蝦苗,業者無條件供應試放。

民國六十四年

蝦苗繁殖業逐漸蓬勃發展,沿海種蝦供不應求,由於沿海種蝦受工業污染及病毒感染之影響,不能培育,蝦母均靠進口其主要來源為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尼、泰國

民國六十八年

一隻草蝦母價格約十萬元台幣

民國七十年 

蝦母進口數量增加,導致每隻價錢慘跌,再加上貿易商與養蝦業者缺乏互動機制,造成市場混亂,原拍賣制度改成機場場邊交易。

民國七十三年 

高雄市蝦業繁殖協會正式成立,養蝦業才逐漸導入軌道進入黃金期

 參考資料:紅毛港文化聚落

蝦苗數法 

             興盛的魚蝦苗養殖場就有專門數蝦苗的職業出現「打蝦仔」。為了讓數蝦苗成為一種有趣的工作,紅毛港當地流傳下來的吟歌文化,把數蝦苗變成一首首動人的打油詩,打蝦仔通常會邊數邊唱,並且隨著加乘的數字一直唱下去,「一尾加三尾、三尾加五尾」,數到一百就抽掉手上一枝竹籤,最後以竹籤數來計算所得。
                         參考: 96.7.20台灣社區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