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計畫簡報歷史源起遷村紀事聚落文化相由心生
[建築特色][建築印象][血緣村][蝦苗][烏魚]

 

    魚是許多漁民重要的經濟來源,因為它可觀的獲利,使得每逢烏魚汛期,漁民便競相捕捉關於捕烏魚的盛況,在臺灣漁業史上早有記載,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這段捕烏歷史吧!

荷蘭時期荷蘭人佔領台灣時,很重視捕烏魚帶來的豐富稅收。那時,中國漁船想捕烏魚,必須先到大員領取執照,才可到打狗、堯港、下淡水一帶去捕烏魚。回到港口後,再根據漁獲量,交出十分之一的魚稅,這就是所謂的「什一稅」。之後,荷蘭人為了固定稅收,採用「包稅制」,也就是不管漁獲量如何,都要繳交一定的稅金 。

清朝治台明鄭時期到清朝治台期間,仍沿用包稅制抽稅。清乾隆年間,令規定漁民必須領有魚旗,才可以出海捕烏魚。

日治時期民國前三年,曾從日本長崎縣延聘烏魚子製造專家,來台灣指導傳授技術,在高雄、鹿港兩地,設立工廠製造烏魚子,產量增加後,外銷來增加稅收。

台灣光復後民國四十年代,台灣漁船逐漸轉為機械動力,加上捕魚技術的改良,烏魚漁獲量逐年提昇。民國六十六年,開放漁船裝設對講機,一旦發現魚群,漁民便立刻通知友船一起捕捉,烏魚產量也進入顛峰期,到民國七十五年,每年烏魚平均年產量將近兩百萬尾,烏魚真的成了漁民致富的烏金了。

近年來民國八十年代,台灣沿海污染嚴重,加上以前大量圍捕烏魚,母魚產卵的機會減少了,烏魚的漁獲量也逐年降低。最近幾年大陸漁民在台灣北方海域先行攔捕,再加上地球溫室效應,海水的溫度提昇了,烏魚不再洄游靠岸,年產量已大大的減少,號稱「烏金」的烏魚就快要消失了。國內目前有養殖的烏魚,但是口感仍不及野生烏魚,價格上也有很大的差異。

資料來源:http://www2.mtjh.kh.edu.tw/~cyber9303/history/g5401.htm

魚子加工製造的過程如下:

要經過
選擇雌魚
採取卵巢清洗去血鹽漬脫鹽整形乾燥成品
等過程
。                          
 資料來源:http://ms1.hcvs.kh.edu.tw/d1404066/f2.htm

  

  紅毛港有一項特產是「烏魚子」,烏魚子是經濟價值很高的食品,而且製作過程也繁複,首先將烏魚的肚子剖開,取出魚卵,然後用清水清洗,再將魚卵的頂端用線綁緊,接下來用鹽醃漬,再讓殘留在魚卵上的清水滴乾。滴乾後在太陽下曬,再放到板子上壓,壓好後用布把魚卵擦乾,反覆此動作三遍,但壓時要紮實。曬的乾烏魚子才會好吃。烏魚子一斤的價值約700∼1000元不等,有時可高達1000∼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