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現況及觀光發展
   
地理位置與環境
 
 
 
 
 
 
 
 
 
 
 
 
 
 
風車公園
地理位置

津為一座沙灘形成的半島長約十一公里寬廣平均約二百公尺。據前台灣總督府地質所長井上技師報告,數百年前的旗后山,其實原本是個獨立小島,旗津沙壩的形成,約在十七、十八世紀之間,由於高屏溪流域的拓墾開發,大量砍採沿岸的原始森林,導致表土形成瀉流,高屏溪又屬台灣特有的急流,沖瀉力也特大,將所搬運的泥沙,排入海中,順海流於旗后山下作長期的堆積,又因潮流與波浪的作用,使沖積的沙土與陸地平行,由於砂嘴逐漸延伸,因而成為旗津半島。

旗津也是台灣特有的離島行政區之一,屬於高雄市的轄區,位於高雄西南端,介於高雄港與台灣海峽間,時常有貨輪或者各種大大小小的船隻入港,因此常可看見雄偉無比的貨輪及軍艦,以及漁民豐收的表情。
 
環境

津是高雄古蹟的大本營,目前擁有列名古蹟共計四處:「旗后砲台」為二級古蹟,「天后宮」、「旗后燈塔」與「旗津國小舊校舍」各為三級古蹟。
「旗后砲台」位於旗后山上,建造時間約在康熙五十年代,當時造有大砲台一座,安砲六尊,由水師右營派兵三十名駐守於此。直至光緒元年,王福祿聘請英籍技師設計監造現代化的砲台,即是如今的旗后砲台。


「旗后天后宮」位於旗津區廟前路八十六號。清康十二年由徐阿華及同鄉六戶移民草建。光緒十三年洋商張怡記等又光復號召重修。民國十五年,蔡吉六等再度籌資改建,採用福州的紅磚、木材、石塊等始較壯觀。民國三十七年,信徒蔡文賓等人又出資重修一次,今廟內香火鼎盛,廟門兩支石柱鐫刻著:「天惠遍施工賈利」「后恩廣被顧漁亨」,將漁民的心聲表露無遺。


「旗后燈塔」位於旗下巷旗后山頂。光緒九年鳳山副將王福祿始聘請英籍技師,修築燈塔於此,為方形磚塔,裝穴等單蕊定光燈,見距約十浬。民國七年,日人增建新塔,為白色下節八角形,上端圓柱形,高十一公尺,光力為八萬五千支的燭光,發揮高度的導航效能。旗津、孤懸港外發展受限。
「打狗公學校」為高雄市的第一所學府,設於光緒24年(西元1898年),是目前旗津國小前身,校齡近百年,也是旗津區極光彩的史實。

此外,到了旗津,當然不能放過當地的特產海鮮。旗津四面環海,漁獲豐富,造就了專賣海產的店家,除了旗津渡輪站前的廟前街海鮮店、海水浴場前的海產攤生意興隆外,其中引領旗津海鮮夜自助式經營手法的「萬三海鮮餐廳」更是天天車水馬龍,有時甚至有遠自中北部的旅遊團體也都慕名而來,可見旗津海產的魅力,絕對不輸於其他山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