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認識新白楊部落] [認識TRUKU編織文化] [文化體驗課程] [主題研究過程] 專題研究計畫報告

認識新白楊部落導覽[歷史背景] [地理環境] [語言文化]  [部落傳奇故事][古往今來大紀事]

 
(一)歷史背景:[地名的設置與命名][族群遷徙][遷徙地圖]
 

(1)地名的設置與命名:

 
 

        見晴村(Miharasi)位居萬榮鄉北方,在花東縱谷西側山麓,東接鳳林南平里,西依鳳林山,北以清水溪與鳳林鎮林榮里為界。本村分兩部,一在見晴分駐所附近,一在鳳林山角下,作零星居住。在日據時代隸屬鳳林支廳,名「見晴社」。民國三十五年六月,改隸萬榮鄉,成立一村,沿舊名以「見晴」稱之。
  本社區主要成員來自可巴洋
(Kebayan),為阿維(Awi)家族之後裔。民國三年六月,日軍佔領可巴洋地區並據之,九月設兩個「駐在所」,一在可巴洋,轄有桐卡荖烏歪魯翁玻卡巴拉斯可巴洋等五社;一在巴托諾夫,轄有巴托諾夫魯玻兩社。日警以巴托諾夫地勢高聳展望遼闊,故名「見晴」,至遷居現址時,以之為社名。

  (2)族群遷徙                          

 

        可巴洋(Kebayan)社居中恆公路新白楊站(中橫台八線143公里處)下方高台地,經異動後,可巴洋區分可巴洋(Kebayan)烏歪(Uway)兩社。烏歪社人後由希尤•烏帽(SiyupUmaw)率領下山遷居秀林鄉加灣(Qauan)聚落,而可巴洋社之一也下山遷到同鄉的德魯固古魯道拉斯佳山,其留居者後來人口愈來愈多,而由總頭目魯欣•巴可魯率眾下山遷居目前的見晴村,光復後就沒有再遷了。

 

可巴洋地區阿維(Awi)家族的住區
        可巴洋地區是今立霧溪支流小瓦黑爾溪魯翁溪間的山區,東起饅頭山,西迄於中央山脈,其主要聚落則分布於可巴洋一帶附近山腹,為阿維
(Awi)家族居住的區域。
        阿維
(Awi)原居住於索多社(Saso,今南投縣仁愛鄉靜觀),有三子一女,他的女兒名旁卡(Bonga),先生死後,不願住在先生的家,便帶著子女,遷返到娘家 。不久,與親兄弟魯西(Lausi)畢候(Pixo)商議,都認為解決耕地不足,共推魯西為首領帶領遷徙到土地肥沃的地方,那就是現今新白楊一帶,此地為阿維(Awi)家族早期拓殖的根據地。
        烏來
(Ulay)位於今新白楊稍西下方,在立霧溪魯翁溪會合處的溪岸斜地,三面環河,背依高山,臨溪陡峭,地崛優越,防守容易,為一處安全居住的所在地。傳至第二代,由於人口增加,耕地不足,族人始向附近領域內遷徙。最初,旁卡(Bonga)之子巴洋(Payan),遷於烏來東面一公里餘地之溪岸台地,建立新社。巴洋此人勇敢豪強,樂善好施,為人所敬重,因此,死後社眾稱其所住之社曰「西可巴楊」(Skobayan)以示懷念。此社後略改音作可巴洋(Kebayan),今稱「新白楊」。
 
       可巴洋社成立後約三十年,畢候•納維(PixoNauyi)之子烏帽(Umaw),率領家人自烏來(Ulay)遷於原住地西南方約二公里處,其地多石,故名「巴托諾夫」。至日據初,以社在山腰,居高臨下,故改名為「見晴」,意即「展望」是也。阿維(Awi)家族傳至第四代在可巴洋(Kebayan)一帶山區先後建立了共八社,各社皆立頭目掌社務,一旦敵人來襲,可共推強而有力的頭目來擔任總頭目負責指揮,一致對抗外來強權。民國三年六 月,日軍攻侵太魯閣,可巴洋地區即推舉可巴洋社頭目烏明•巴可魯(UmingPakul)為總頭目率壯丁勇士對抗日兵,期間於魯翁稍東之Batonox-Daya,戰況非常激烈,日本人屢攻不下,最後兵分兩路來攻擊,才被制服。
       本族族人於日據統治時代,日本人當局為防止族人狙擊日警事件及變亂發生,乃迫令居住於內外太魯閣巴托蘭諸地之社民,移居於萬榮鄉境內,逐次建立現有村落。

 

資料來源   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遷徙與分佈 廖守臣 著 民國66年
圖1.圖2.圖3掃描於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遷徙與分佈 廖守臣 著 民國6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