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德先生訪問內容 |
|
94.10.15 |
1.請陳嘉德先生提供生平資料及圖片。_謝遠揮 |
|
各位同學你們好,在你們來採訪我之前,已有很多平面媒體、電視媒體等來訪問過我了,這其中,有一個單位是「行天宮文教發展促進基金會」,他們在2004.05的「行天宮」通訊中有刊載我的專訪,此篇專訪裡,便有我的生平及相關資料,你們可以去行天宮問問,又或著我這裡也有留存一本,可以借你們看看,在這裡,我就不多說了。 |
|
|
2.請問您為何會選擇製墨為技能?興趣嗎?_許恆瑋 |
|
在民國四十幾年時,我國小畢業後,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家裡也沒有事業可以幫忙,就一個人到台北來找工作,那時聽人說台北火車站後車站那裡有一條街在幫人介紹工作,於是我就去試試運氣。 |
|
當時介紹的人跟我說,學製墨如何?那時我心裡那有什麼想法,只想說有工作就好了,就答應了,於是他們就介紹我到台北橋頭的「國粹墨莊」,從學徒做起。 |
|
教我的是墨莊的老闆—林祥菊老先生,他那時年紀差不多六十多歲了,很老了,那時也有不少人在墨莊工作,不過他們的年紀也都很大,沒有四十歲也有五十歲,當時我算是那間墨莊年紀最輕的,差不多十五來歲。 |
|
會選擇製墨當技能,就是因緣際會,碰巧啦,並不是你們現在年輕人的想法,說什麼要找跟自己興趣相投的工作來做,那時的我們,那有什麼興趣可言,有飯吃比較重要。 |
|
|
3.請教您拜師學藝的過程?何時開始接觸?(做了多少年?)_卓凡 |
|
我從國小畢業,十五來歲,上台北找工作,找到製墨這行,經由林祥菊先生教導製墨開始就沒再改過行業,一直做到現在,差不多快四、五十年了。 |
|
林祥菊先生是從大陸福州地區過來的製墨師傅,他十八歲的時候來台灣玩,結果玩一玩之後因為兩岸問題,回不了大陸就在台灣留下來了,於是開設墨莊求生存,我就跟著他學習製墨的技術,林祥菊先生那時就有跟我說,製墨這是個獨門的工夫,好好學,一定可以有所成就,因此我便不放棄學習這門技術。 |
|
於是陳嘉德先生咬緊牙根,心裡想一定要撐到底。他說:「以前學徒要三年四個月,沒三年四個月不出師,不算師傅。」,他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學會製墨過程,但他沒離開創業,一直跟著福州老師傅當助手,一待就是十年,現在還獨步全球的香墨製法,就是福州老師傅後來傳授給他的。 |
|
|
4.請問您對墨有何種情感?或感想?_莊舒晴 |
|
製墨,很辛苦,不要以為你們現在看我做好像很輕鬆,事實上,所有的過程都是人工製造,完全沒有半點機器幫忙,要出力,要用手去感覺墨條的好壞,所有的過程必須在常溫下完成,不能太冷或太熱,否則墨會裂;若原料調製的不好,做出來的墨也就變差了,磨不黑了,因此做到現在,己經想退休了。 |
|
原本預計兩年前退休的,可是近幾年來文化領域逐漸被人們重視,我想退休,但政府不讓我退休,原因是我若退休了,全國就沒有第二個人有跟我一樣好的製墨技術,因此,我不能退休,還要繼續做下去,好讓我們的下一代了解手工製墨的過程與辛苦。 |
|
|
5.請教您製墨過程有那些步驟。_鄭克宣 |
|
步驟一:原料的調配 |
|
|
首先將製墨原料:松煙、牛皮膠、麝香和梅片依照適當的比例和水份調配在一起,如果比例不恰當,則磨出來的墨品質自然就不佳。第一個步可以說是最困難的,因為調配的比例依各國進口原料的特性和潤燥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必須憑經驗來判斷調配是否合宜,故此步驟可說是最不容易習得的。 |
|
步驟二:墨團的壓揉 |
|
|
原料經過適當比例調配攪拌而形成軟塊狀的黑狀物,我們稱之為墨團,此墨團還含有相當多的水份,其柔軟度也不足,故還需再經過「輪仔車」的反覆壓揉,藉由滾輪摩擦生熱將多餘的蒸發掉,來回七、八趟後,墨團漸漸由硬變為軟熱,墨質也焠鍊得更為細膩,這樣磨起來才會既黑又亮。在壓揉的過程中,還得時時注意墨團溫度是否過熱,太熱會影響膠質的結合,因此還得加少許的水,來降低溫度,使墨團能保其軟度。 |
|
步驟三:敲打墨團 |
|
|
壓揉完成的墨團,抓取一小塊,用口水來實驗,就可以磨出很黑的墨汁了,只是,這麼大的一團,實在不方便隨手使用,故還需經過鐵鎚敲打,將空隙、氣泡打出來,使墨團更紮實緊密,直到墨團發熱軟化而不黏手,就可以開始做墨條的造形了! |
|
步驟四:獨特造型 |
|
|
將敲打好的墨團秤好重量以手搓揉,搓成一條沒縫隙接痕的圓柱形,再放進模子裡;並以木製「壓軋椅」夾緊模子,讓墨團受到模具擠壓而形塑出墨型。這些模子,可別小看它們,它們都是以前老師傅以手工精雕細琢而成的,上面的紋樣各各栩栩如生,石榴木的木質也相當堅韌,能夠承受脫開模子時的用力拍打,以前生意好的時候,必須準備各種墨型的模子,以因應客戶的不同需求。 |
|
步驟五:陰乾 |
|
|
因擠壓成型的墨條,週邊會有多出的部份,利用剪刀稍加修飾後,即可進入最後一個階段了,最後一個步驟就是「陰乾」,剛做好的墨條是軟的,還有很多的水份在墨條裡頭,經過約二十五天的陰乾過程,即可成硬狀。這段期間必須讓墨條自然慢慢陰乾,不能曬太陽或吹風,遇到風大的冷天或朝溼的雨天,都要有各種應變的辦法,這樣墨質的凝固結合才會緊密,品質也才會好。 |
|
步驟六:上金 |
|
|
乾燥硬化的墨條即可上金字或圖樣,這也是門獨特的技術,目前全台也只有一位女師傅--陳素梅所上的金,可稱手工最佳,我不太會上金字,我都請我的夫人幫忙上金字。上完金字或圖樣的墨條,才算是大功告成! |
|
|
6.請問您覺得製墨需要有什麼技巧?_張郁宜 |
|
除了純熟老練的工夫、經驗之外,還得需要相當多的耐心與毅力,畢竟這行不是上班族可以吹冷氣,穿得西裝畢挺,要吃很多的苦,因此肯吃苦就是製墨必備的條件之一,正因如此,才會有後續無人的隱憂。 |
|
|
7.請問您一天(或一個月)最多做多少支墨條?_謝遠揮 |
|
原料調配時,會調出約能做出四百支墨條的量,不過,因為現在只有我一個人在做了,所以我一個人一天最多的產生約為一百支左右,以前頂盛時期,約有十七、八位師傅在幫忙,那時的量就比現在多很多了,一個月,差不多三千支左右的墨條產量。 |
|
|
8.請問製墨這行收入如何?_卓凡 |
|
關於這個問題,我只能說,民國五、六十年時,那時產量最多,一起做的人也多,年收入曾經有高達七、八百萬的收入,而今,沒落了,當然沒有那時多,只剩下固定的幾間廠商與老主顧、愛寫書法的人,才會專程來跟我訂購。 |
|
|
9.您最得意的作品有那些?_許恆瑋 |
|
最得意的作品,是一條長約五十公分,重五點五公斤的大墨條,其餘的還有: |
|
|
1.彩龍墨:60餘年歷史老木模所製,龍紋描金難度高,售價2500元。 |
|
|
2.手印墨:陳嘉德自創墨條,以個人指紋印壓,加上刻章,售價1500元。 |
|
|
3.師傅墨:由福州老闆生前送他的木模製成,遠溯清朝,一套3500元。 |
|
最後「墨名」決定墨的買氣,因此陳嘉德先生也自創「慈湖」、「神木」、「大中至正」各種順勢而取的名字,木模每個要價2至3萬元,他購進不下200個,以滿足當時日本客的搜集熱,這也算是我的得意的作品之一。 |
|
|
10.請問是否有人向您學習製墨技術?大概有多少人?有無傳承問題?_莊舒晴 |
|
民國六十年代,是台灣製墨全盛期時,當時小學生寫書法多得自己磨墨,所以就把故鄉鹿草鄉西井村沒工作的鄉親全找上來,1、20個人每天生產10萬多條學生墨,在北縣三重地區聚集近10家製墨廠,極盛期他請10名工人,自己從午夜加班做到清晨,24小時不停工。最後因為中國墨條廉價傾銷、墨汁普及等等關係,便不再有這麼好的銷售量,因此就收了起來,最後只剩下三和路這間工廠,以及我一個人在做了! |
|
目前這個技術由我兒子陳俊天在傳承,起先,他也不是很有興趣,自從他幫我報名了薪傳獎並得獎後,我兒子陳俊天才發現:「不接不接的話,這個文化就失傳了,所以壓力很大。」 |
|
陳嘉德先生也表示,除了兒子,他這門技術將不外傳! |
|
|
11.請大師寫毛筆字。_吳明恩 |
|
陳嘉德先生害羞的說,很多人問過我:「陳先生,您這麼會做墨,不知道您的書法字寫得如何?能不能當場露一手?」我只有老實的跟大家說,我不會寫毛筆字!從他靦腆的笑容中發現陳嘉德先生是個非常平逸近人的國寶級大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