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南雜志》載:“迎神賽會,莫盛于泉。遊閒子弟每遇神聖種誕期,以方丈木板,搭成抬案,索以綺繪,周翼護欄,置幾于中,加幔于上,而以狡童粧扮故事……”

 
穿越高甲戲

 生活在明末時期的我,位於南安石井岑兜村裡的一個的小農民。然而,我的家鄉-閩南地區正盛行著一種戲:〝宋江戲〞,我們農民會在迎賽會時手持兵器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藝,而後進而表演水滸故事。每年皆是如此。某天,村中來了一位師傅,我們尊稱這位師傅為洪埔先生。洪埔先生是〝四平戲〞的師傅,隨著戲班流動演出至閩南一帶,之後便定居於岑兜村。洪浦先生在四角戲的基礎上,保留〝宋江戲〞的鄉土原味及武打套路特色,去粗取精,創造出一套新型戲劇,即現在的高甲戲,洪埔先生也因此被稱為高甲戲「戲公祖」。     

 

 

 

 

 

穿過岑兜村層層錯錯的房子,沿著窄小的土路往裡走,轉了幾個彎,眼前突現一塊四方的平地,一座宗祠模樣的祖厝,就立在平地后面。這座房子,就是高甲戲戲公祖洪埔先生創辦的的第一個戲館,名叫“中窟份”,亦稱“舊戲館”,而平地便是用來搭戲台唱戲的地方。高甲戲流傳至今,已走過了300多年。這些時期的發展,以及其它劇種的影響,因此劇目甚多。而台灣的高甲戲在二百年前由清領時期的先民渡海來台傳播。(參考資料:高甲興衰300年)

 
特色

 〝高甲戲〞,以「文」和「武」兩種戲曲融合交加而形成的新劇種。那麼這個獨樹一幟名稱如何來呢?說法眾說紛紜!其中,有一有趣的說法:以前不同戲班彼此廟前拚場(拚廟埕)時,氣勢被高甲戲壓過的一方,拚不過只好口出惡言,以〝狗咬戲〞(高甲的諧音)回敬消氣。另一種說法則是在合興戲時期,演員常穿大甲,在廣場的高臺上跳桌子而得名。而這兩種的說法也常見:九角戲,據說因為它是在梨園戲七子班的基礎上,加上兩個武角而得名。戈甲戲,據說因為曾經是專演武戲的武班而得名。

 

 

 

 

 

 至於特色部分,我們用〝高甲戲〞v.s〝歌仔戲〞做為比對:在高甲戲的表演中,以丑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其角色分工精細且種類繁多,造型特殊,基本身段分為頭手肩足臀五部分,且各有專門架式,演出時造型突出、動作誇張、詼諧逗趣,極為精采。而歌仔戲的表演中,最大特色在其唱腔與音樂以歌唱為主。歌仔戲故事情節主要以歌謠及唱腔來陳述,其發聲方法使用「本嗓」,唱詞則為閩南語白話,親切自然且通俗易解。內容多為吸收其他多種流行劇種的戲目、音樂和表演藝術。(參考資料:高甲戲曲)

Copyright © 2014 | ShengGang Junior High School

Webdesign, www.skjh.chc.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