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要素

從事此次「臺灣學校網界博覽會」活動的專題研究計畫如何有助於學校的教學和課程需求?
  這次研究的計畫是「淡江高中橄欖魂」。選擇橄欖球作為主題,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讓淡江中學的橄欖球隊被眾人看見,也能讓大眾看見橄欖球存在淡江的精神與價值。從1923年陳清忠先生在淡江中學,組織第一支橄欖球隊開始,迄今橄欖球這項運動,其實已經在臺灣發展將近百年,然而普遍群眾並不是很瞭解這項運動,也不甚清楚橄欖球之於淡江中學,乃至之於臺灣的意義,因此我們想藉由研究臺灣橄欖球的起源——「淡江橄欖球隊」的歷史發展與活動,來讓大眾認識這項運動。

  這項計畫讓團隊的成員體認 108 課綱「自動好」的精神,尤其是學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一個人是不可能做完所有的事情,團隊裡每個成員都很重要,有各自的位置,與橄欖球精神相契,透過自發性地分工,主動完成每階段的進度。在良好的成員互動中,找尋彼此可行的討論時間,就算討論的時間沒完成,在有餘裕的時間,自主地彙整資料,把各自負責的段落做好,再一起討論哪些地方需要修正與更改。原本一個人要花上數倍時間才能完成的事項,於團隊合作的過程,我們更能企及單打獨鬥所能完成的極限,並且超越,如果沒有團隊合作,這項計畫不可能有如此的成果。

  我們善用了學校人文社會班的課程及資源,在「專題實作課」,協同老師修正專題計畫的缺漏之處,並利用「自主學習」的時間,各自安排資料進行「閱讀」與「資料彙整」的實戰。學習對文本進行摘要,將重點歸納、分析為表單,在人文社會班的「跨領域專題實作課」中,學習「問卷及訪談」的實務經驗,並作出實際行動,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做好行動研究的角色,藉此機會,讓更多人認識全臺灣歷史最悠久的橄欖球隊——「淡江中學橄欖球隊」。

  網際網路教學的效率高低,不能單看教學的部分,必須參酌學生的「適應能力」來決定教學的成效。在臺灣普遍的學校教學型態,仍是以紙本教育為主,新課綱改革後,很多作業都利用網路來完成,在某些資源較不豐沛的家庭或地區,有時候真的會有不適應的情況產生。然而,教學輔助之下,在學生適應之後,其實利用網路完成作業,比傳統作業有效率多了,更有利於資料數位化,以及資源共享及保存。

  只不過,在教學形式的變遷下,現行的教學方式,不完全是網際網路教學,而是兩者並行,這會產生一個問題——傳統教學的紙本作業也需要花不少的時間來完成,學生在完成紙本作業之後,還要負責將紙本作業轉為電子化形式,在批閱及修正往返下,作業的負荷量會變得非常大,也耗費不少時間,反而使效率變低了。

  總而言之,網路教學確實比傳統教學效率高許多,不過現在正處於教學型態轉型的過渡期中,效果無法立竿見影,還需要相關課程輔助,以及配套的變通方式。而在人手一機的時代,學生都喜歡一直拿著手機,如果能抓住學生的這項特性上課,那學習必定會比傳統式教學有效率,而且隨時隨地都可以完成作業,不僅侷限於書桌前面寫作業了。但是,相對來說,網路世界的誘惑,也能讓學生分心,如何「正確使用手機」?在資訊流通快速的時代,也是網路世代的學子,必須面對及正視的問題。


使用哪些資訊科技完成專題研究計劃:
運用的資訊科技 使用方式
掃描器 將相關紙本及文獻轉換成電子檔。
桌機、筆電設備 將歷年整理成表格、口述資料逐字稿、相關史料分析整理、製作專題研究網站。
投影機 每周團隊討論時,投影相關資料供老師修正,報告各組員彙整資料進度。
智慧手機 隨時隨地與雲端資料連結,讓組員走到哪都能接收最新進度,及討論過程拍照及錄影功能。
繪圖板 繪製網站美工圖案。
數位攝影機 用於紀錄橄欖球隊練習及比賽過程,與前輩口述歷史錄製。
單眼相機 相關比賽攝影、探訪記錄。
問卷調查 使用Google表單完成,用於調查橄欖球隊發展現況。
隨身碟/雲端硬碟 儲存與備份資料。
電腦軟體 網頁製作:Adobe Dreamweaver CC 2020
美工製作:Adobe Photoshop CC 2020
圖片後期:Adobe Lightroom Classic CC
雲端硬碟:Google Drive、OneDrive、Dropbox
文書軟體:Google Docs、Word、Excel、PowerPoint
通訊軟體:Facebook Messager、Skype、Discord、LINE、Gmail
瀏覽器:Google Chrome、Chromium 版Microsoft Edge
心智圖:Xmind ZEN


地方上的其他成員如何提供協助或義務參與研究計畫?
(1)師長、教練及前輩的全力協助:
  在研究過程中,因橄欖球隊的相關史料需要大量資深老師及前輩口述,師長們無私地奉獻自身的時間,協助我們解決各項難題,在我們有困難的時候,隨時給我們最有利的協助。  

(2)淡江中學橄欖球隊OB:
  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協助我們填寫非常多的問卷,有助於我們瞭更多關於橄欖球的現況,並且提供許多有關專題方向的意見,讓我們獲益良多。
如何透過與個人、團隊的接觸來扮演「大使」的角色:
● 使淡江中學橄欖球隊傳承發揚的小將:
  從專題的製作了解淡江欖球隊目前遇到的困進,以及推廣給臺灣北部跟橄欖球有相關的學校,同時也讓橄欖球在臺灣讓更多人知道。

● 紀錄並延續保存史料的人社班團隊:  
  尋找著各時期的資料詢問過去的橄欖球選手。  
專題研究計畫對我們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與衝擊?
  雖然橄欖球運動在臺灣已經有將近百年的歷史,不過仍有許多人不知道這項運動,我們的計畫是要讓更多的人看到橄欖球這項運動,希望藉由這項計畫讓更多的淡水人知道淡水是臺灣橄欖球的發源地,並讓更多的人知道「淡江中學橄欖球隊」。

  製作專題的過程對小組成員產生了如下的影響:第一個,地方上的人士,可以藉由我們建置的網頁瞭解橄欖球運動,以及臺灣第一支橄欖球隊——「淡水中學校橄欖球隊」(今淡江中學橄欖球隊)從勇橄去TRY的年代到現在的發展。而世界上有不少的國家有橄欖球這項運動,他們能藉由我們的網頁瞭解臺灣橄欖球的發展,與橄欖球和淡水地區的淵源。

  第二個,使我們更為深入瞭解橄欖球運動的各種層面,以及球員所面臨的困境;在接觸許多現役球員與資深球員的過程中,從他們口中印證書中及文獻資料中所描述的橄欖球運動,也在觀摩球隊訓練和比賽的歷程中,發現橄欖球運動的精神與意義。許多耆老沈浸於淡江橄欖球過往的輝煌,而要如何讓大家都銘記這份榮耀,只有靠後人不斷地努力,美好的經驗應該有所「傳承」。

  第三個,改變對橄欖球運動的印象以及瞭解橄欖球在校史中的定位,對於學校更有認同感。不可否認初次接觸橄欖球的時候,總認為是一項暴力、野蠻的運動,但在參與專題製作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球員慧黠的一面,以及每個人的生命故事,例如建構球員「生命史」的訪談中,我們訪問許多淡水地區的老球員,認識許多橄欖球界的前輩,從他們的視角,我們從普通高中生,變成他們分享故事的傾聽者,也從故事中還原橄欖球對球員生命的影響,以及橄欖球教會球員的事情。我們在球隊練習的時候拍攝,於球員日常的生活作記錄,發現橄欖球教育對人格的影響,其影響可以是一輩子的態度。尤其是在閱讀陳清忠及相關橄欖球先輩的史料時,更發現前人的用心良苦,對校隊,乃至於學校能生起認同感。

  第四個,我們將這些記錄下來的資料,以「影像說故事」的方式,拍攝成微電影《橄欖魂!》,長達一年的訓練日常,挖掘出更多球員訓練的辛苦,以及參與製作微電影、舉辦微電影發表會的經驗,讓專題團隊成員深切感受「生命」影響「生命」的感動。而透過網路無遠弗屆的影響,我們成功讓很多人知道淡江中學橄欖球的故事,也鼓勵了這群正默默從事橄欖球運動的球員。

  不過專題計畫製作期間,我們也經歷了不少的衝擊,第一個是國內環境對於體育發展的限制。例如在製作橄欖球員問卷時,於統計淡江中學橄欖球隊歷屆校友的未來進路時,對這群很早就耕耘在橄欖球的前輩球員而言,未來的可發展性,是其生涯轉換的關鍵。對在校的球員而言,橄欖球隊的這些前輩的發展,就是他們未來的典範、生涯的藍圖,專題研究試圖透過校友資料的建構,幫助穩定在校球員心緒,並期許球員能為自己設定目標,拚出橄欖球精神,更希望能夠使教育部門正視問題,籌謀規畫臺灣體育教育的未來。

  第二個是橄欖球校園教育的推廣。在查閱資料中,發現隨著社會形態的轉變,數十年前曾蓬勃發展的橄欖球運動,正逐漸從校園消失,許多學校原先設立的橄欖球隊,隨著學校規劃變遷,默默地從地方上消失,作為臺灣橄欖球運動發源地的淡江,更應該在艱困的處境中,思考推廣,延續橄欖球精神。
發現、教訓和驚奇
  參與專題製作,讓我發現到原來有好多我們不瞭解的事情。像是有時在資料當中,有很多不一樣的說法,要靠自己去尋找和比較,判斷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不正確的? 此外,另一項收穫是,雖然我們並沒有打橄欖球,但橄欖球卻是淡江中學的歷史之一,身為在校生,應該要去瞭解身旁與學校有關的事物和歷史。

  這次的專題讓我發現到很多人不會知道的事物,而且在這個當中,一步一步的發現橄欖球運動在臺灣並未受到重視,希望自己能藉由專題的力量,讓更多人注意臺灣的橄欖球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