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回首頁 I 專題簡報 I 參考資料 I 永樂小記者 I 網站地圖 I      

   
 

神工天巧

得心應手

關於師傅家族傳承棋逢敵手與時俱進

目眩神奪如日中天大顯神工

 

 

 

 

 

 

  得心應手   與時俱進

        本以為旗袍的樣子都差不多,只要根據量身後製作就好,但實際與陳師傅訪談後才發現,旗袍的製作可不是埋頭苦做就好,自己要隨時確認,許多細節都是必須邊做邊調整的。

   

        陳師傅告訴我們,旗袍的樣式雖然就是固定那些款式,但是領子、開襟等地方變化多,為了防止自己忘記,師傅在閒暇之餘,就會把這些款式畫下來,用來提醒自己,也可以給顧客在訂製時參考作選擇。另外在打版的部分,師傅說以前還是學徒時,就是一塊布直接剪下去,沒有打版,這樣很容易發生問題。所以自己開始會打紙板版型,等到做一半時再請客人試穿,有問題就回來修改紙板版型,再來修改衣服,這樣的旗袍作起來就不會有差錯。

款式

   
 

師傅會把旗袍款式畫下來

   

旗袍款式

        當我們問到陳師傅這些年做旗袍時是否有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時,陳師傅笑了笑跟我們說:「當然有!遇到困難就只能哭一哭呀!」言談間透露出就算碰到問題,仍要想辦法解決。師傅告訴我們,因為布的款式很多,早期是棉布,所以沒有縮水的問題,但現在化學布料多,碰到下水或蒸氣熨斗就會縮水,結果客人就會懷疑是不是偷工減料,所以現在都會事先跟顧客講好並處理好,再開始做衣服,這也是長期做下來所累積的經驗。

   
     

旗袍款式畫得像電腦繪圖一樣

 

   
   
 

縫紉機

          在我們與師傅的訪談中發現,就算師傅做了這麼多年,並不會像其他出名的藝術家一樣只一昧的堅持自己做法,而是會去傾聽別人的想法,並在空閒的時候靜下心來仔細思考這一年做的旗袍是不是都有同樣的問題,如果有就再加以改進。陳師傅開玩笑的說:「做旗袍沒有書可以看,我的所有靈感都來自頭腦,頭腦靈感來自『米酒』。」可以發現師傅的技術都是靠自己一點一滴的調整,慢慢磨練出來的。

         當客人有自己的想法時,師傅會用以前的舊經驗來解決,也會對於客人本身的體型做調整,或是因為現在的風俗改變而將開襟開低一點,對於這些師傅都會畫在本子裡面以免忘記。

          問到陳師傅做戲服與做旗袍的差別時,師傅說戲服可以算是跟旗袍同類蛋又有點不同,因為在自己小時候的戲服多半是是平劇或國劇,就是像歌仔戲,上面都會有龍鳳的圖案,經過改良後就是現在的戲服,有時候做久了就知道哪裡要怎麼做,通常在做的時候就會開始想下一件要怎樣剪裁,假如有問題會提前跟黃老師說。戲服要注重在袖口,多注意色彩要怎樣調配,像在做聶隱娘的手套時,黃老師的設計圖本身看起來比較沒有殺氣,這時我想到以前看電視劇時,武官的手套樣式,於是就和黃老師重新討論後,做出現在的樣子。

          陳師傅告訴我們:「對於新事物或自己比較不懂的地方,可以找別的東西來參考,但是我們自己再怎麼看,也不能只是全部照學,而是要調整後互相應用。」

   

         因為電影聶隱娘的大放光彩,開始好多人來訪問師傅,問師傅有甚麼樣的感覺,他說:「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不管對的或錯的,或許在我跟你們的訪談過程中我自己又有收穫了,因為現在己已經沒有師傅了,就是多跟別人聊聊,也許可以得到新的想法。」

          從與師傅的訪談中可以發現,技術不只是要不斷的磨練,也要隨時回過頭去檢視問題在哪裡,正因為陳師傅能不斷的與時俱進,才造就了這一身的好手藝。

陳師傅

 

師傅會不斷的自我調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