圳流不息坪頂古圳圳流砥柱圳流砥柱圳圳有詞圳名遠播桃李滿圳計畫簡報

 

 

 

 

 

 

  

       士林區平等里,舊稱「坪頂」,因位在山頂,地勢高平,故稱坪頂,日後取諧音成平等里。位於平等里之三條圳道,有兩條以坪頂為名,分別為坪頂古圳與坪頂新圳,兩處圳道皆為超過一百五十年之引水設施 ,第三條是登峰圳。直到今日,三條圳路仍肩負著農田灌溉、民生飲水、運載河水等三大功能,至今仍是當地賴以為生之用水來源。

       早期居民因此處地勢高,無法取得水源,多半以就地砍伐相思樹,販賣木材、燒製木炭來營生。而農田最早開發歷史為清乾隆年(1741年)由福建漳州人何士蘭前來開墾,當地居民漸漸以務農維生,但因土地乾涸,需要灌溉,而此區卻只有礁坑溪貫穿,在水量不足的情況下,此處多種植抗旱作物。

       道光年間,因開墾人數大量增加,為求充足水源,便往坪林坑溪,攔截水源,先後開闢坪頂舊圳和新圳兩水圳道路。

 

  

 

 

       到了日治時期,明治42年(1909年),又因水源不足而再闢登峰圳來取水。圳主吳登峰此次除了引坪林坑溪外,更取香對溪的水源,開鑿登峰圳。其中,位於坪頂一處的「內厝」,更是連接舊圳、新圳及登峰圳三圳的隧道口,根據調查,這三條水圳全截自擎天崗溪(舊稱坪林坑溪,為內雙溪上游)而建,並鑿穿鵝尾山。其中登峰圳隧道因為有大量蝙蝠棲息,一度成為蝙蝠洞風景區。(k)

       由於三條圳路均為居民共同出資、獻地而開墾而成,因此自清道光年間起,在清潔及管理上,皆為居民自理。直到日據時期,因圳路經常損壞,在缺乏經費維修下,轉而交由七星水利組合〈現今的七星農田水利會〉協助管理;時至今日,水利會每年有兩時段會派人清理圳道。

       近年來每逢豪雨颱風季節,圳路均受災情影響,而有崩塌損壞情形,例如民國89年象神颱風過境,大雨使得圳路水勢洶湧,如形成大瀑布,水道結構受損。(b)而民國104年之蘇迪勒颱風、杜鵑颱風,亦造成樹木崩塌,部分圳道遭受損壞。所幸在定期而迅速的維修防護下,古圳仍然保持完整樣貌。(j)

       由開鑿的先後也可以發現,水圳越來越長,技術越來越好。今日整個平等里,幾乎處處能見水圳蹤跡,但隨著交通普及,許多水圳經過的區域,如內厝、內寮、大莊仔,都被橋樑或柏油所覆蓋,古早處處皆水路的景象,逐漸消失。

       然而「坪頂古圳」於2009429日經由文化資產委員會所確定,登錄為「文化景觀」,成為臺北市第一個正式登錄為「文化景觀」的文化資產,深具意義。

依照規定,「文化景觀」需具備下列其中一項標準,依序如下:

(一)能表現人類與自然互動的意義。
(二)具有紀念性、代表性或特殊性的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三)具時代或社會意義。
(四)具罕見性。

難能可貴的是,坪頂古圳卻能四項標準齊備,成為珍貴文化資產,其中兼具的理由如下:

(一)坪頂舊圳、新圳、登峰圳為清中葉時期先民以人 工開山鑿壁,用以農業灌溉之重要設施,展現出人與自然間的互動,深具文化意義。

(二)古圳及隧道年代均超過百年,其工法亦展現出清中葉水利工程之科學技術。
(三)居民因農業用水需求聚集並開墾此地,象徵清中
葉臺北盆地農業之發展過程。
(四)現有近60公頃農田仍接受古圳灌溉,工業時代後北部地區能有此種水利設施,非常罕見。(o)

 

    由上述內容描述可得知,坪頂古圳之於當地,除了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外,更是這漫漫開墾歷史中,滋潤當地人文風貌的一涓細流。

 

參考資料:

(b)古圳。 (台北市七星農田水利會發行-2002年6月出版)
(j)台北市七星農田水利會林雍勝先生口述
(k)坪頂的水圳開墾契約(http://ms2.ctjh.ntpc.edu.tw/~tlf/BT-807.htm)
(o)閱讀臺北473期(http://www.gov.taipei/ct.asp?xItem=47797&CtNode=5283&mp=1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