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闆介紹~蘇友賞先生
- 務農時間:自民國88年至今
- 從事有機耕作目的:退休→休閒→有機
- 老闆說:「就只是覺得有機種植方式,比較有得忙!如果是傳統種植方式,真的沒什麼!就只是一塊地,一種作物;若是有機的話,你看有多少作物?」
- 從事有機耕作理念:「農夫實在是不能當作一種職業,因為收入不豐,且工作辛苦。但我認為從事有機農業的農夫是一種福報,因為有機耕作是一種修行,可以讓土地與消費者獲得健康。這樣的方式也,讓我們可以真正了解自然的真理與大地的包容。」
- 資料來源:
-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耕祥農場/303696982981128?fref=ts
- http://manager.myweb.hinet.net/
- 採訪與彙整
感謝序
善化,是個以農耕起步的鄉鎮,富饒肥沃土壤極適合作物生長農產品種類多,產量最多的有蕃藷丶樹薯丶蔗糖丶胡麻等,為嘉南平原上重要作物產區之一,但這裡,並非為全面農業的地方,除了看的見的農特產品、科技新貴的科學園區、堪稱「文化首都」的歷史古蹟,還有一股想忘也忘不掉的「人情味」,而透過我們分發問卷與人物訪談等活動,我們深深感悟到:「原來,善化有這麼多的美好,原來,身為善化的一份子是如此的幸福與光榮,原來,外來人並不清楚我們善化的美好…」,所以身為善化子弟,我們堅信:我們要加以珍惜善化這塊土地上的美好,我們有責任將善化的特色發揚光大、永續傳承。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實地踏查比死板且厚重的教科書更有意義,且印象深刻,所以我們安排了實地踏察與人物訪談等活動,也很感謝地方幾位相關人士替我們講解、學校師長指導以及同學家長協助,使我們對善化的農特產作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對地方有更深刻的體悟、對地方有更深厚的情感…感謝所有人的大力相挺,因為有您,讓我們的知識力加上行動力,使我們的研究「如虎添翼」。
認識有機~有機農場參訪
近年來,政府、民間逐漸推廣農業有機,為台灣農業颳起了一陣有機浪潮,至於說到有機,您知道甚麼是有機嗎?如何實施有機呢?為何又要實施有機呢?…這些問號,必定也曾經出現在你我的腦海中,為了讓各位更加了解有機耕作,我們就帶各位來瞧一瞧吧!
有機‧無毒農業
有機農業又稱生態農業,是一種對環境友善的耕種方式,目的是:耕作要兼具生產安全、優質的農產品、降低因農業生產對環境污染之衝擊、危害人體等問題衍生,而根據農委會的定義:「有機農業是遵守自然資源循環永續利用原則,不允許使用合成化學物質,強調水土資源保育與生態平衡之管理系統,並達到生產自然安全農產品目標之農業。」。
參訪活動
近年來,「有機‧無毒農業」的概念,逐漸在世界各國推廣,而台灣也不例外,而為了更加了解有機‧無毒農業,藉由2014善化胡麻產業文化節的活動,在公所人員協助下,我們認識了善化地方從事有機農作的蘇友賞先生。
參訪時間 | 2015/02/07下午2:00-4:00 |
---|---|
地點 | 善化耕祥有機農場 |
與會人員 | 食善玩家團隊師生共10人及農場主人蘇友賞先生 |
採訪大綱Q&A
- Q:從事「有機‧無毒」栽培工作的理念與初衷? A:老闆說:「就只是單純的覺得,有機的種植方式,比較有得忙!辭掉工作後,年紀超過35歲,工作難找,且自己沒有甚麼特別的技術專長,剛好自己有這塊地,如果要做傳統的種植根本不夠用,乾脆自己來做有機,換個休閒的生活,要吃甚麼就自己來種,,吃的比較安心,讓自己也比較有得忙,如果是傳統的種植方式,很多人都在做,真的沒什麼!」,最初會放棄當職業軍人可以領的退休俸,回到老家重新在新領域重新開始,主要是退休,再者是想要以自給自足、休閒、合法、有機‧無毒的方式務農,再加上自己從小就與土地玩在一起,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多重的想法,讓蘇先生開始從事有機‧無毒務農工作。起初,對於有機工作也沒有說太多的理念,單純想先以平常心工作,希望種植過程中,不要使用到化學藥劑、肥料,以天然的肥料取代化學藥劑、肥料的使用,並認為從事有機農業的農夫是一種福報,因為有機耕作是一種修行,可以讓土地與消費者獲得健康。
- Q:如何從事「有機‧無毒」栽培工作? A:老闆說:「起初,從事務農工作一段時間後,開始深感一般慣行農法施用農藥與化肥栽植,不只對土地、自然,甚至是食用的消費者傷害很大,因此在1994年就將自己的耕作方式轉作無農藥、無化學肥料的有機‧無毒的栽培至今。」,而栽培方式主要為:以自然的肥料取代化學肥料,而在蘇先生口中的自然肥料,指的並不是雞鴨鵝等牲畜的排泄物,而是種植的豆類植物的餘渣等,而使用原因,蘇先生說:「種出來的植物是要給人吃的,希望以植物類的餘渣取代牲畜的排泄物,比較衛生,主要還是希望不以化學肥料、農藥來提高生產量,卻也嚴重地污染了環境,希望在環境與作物兩全的情況下,耕作。」。
- Q:從事「有機‧無毒」栽培工作過程遭遇的挫折與困難? A:在光鮮亮麗的成果下,必定也暗藏著辛苦付出的汗水與淚水,而在從事有機‧無毒栽培工作十多年的蘇先生,成功的幕後又有什麼挫折困難呢?蘇先生說:自己從事有機‧無毒工作多年來,面對的最大困難就是成熟採收後,銷售通路的難求,缺少銷售管道,讓蘇先生的農產作物,面臨著枯萎、壞掉的危機,但在蘇先生的努力下,所經營的農場,除通過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的認證外,並自創「喜多賞」的品牌,透過相關公司行銷於全國,並也提供北市部分學校的營養午餐,除了讓學童吃到有標章的有機‧無毒蔬菜,不但讓家長安心,而且也能以契作方式鼓勵更多農友從事好的農業耕作、提供農友穩定的銷售管道。再者,是缺乏相關設備,無法直接將作物加工,例如:種植成熟的榖稻,卻無法從事加工包裝出售等工作等。
- Q:從事「有機‧無毒」栽培工作過程喜悅與體悟? A:說到喜悅,對辛苦耕耘的農民而言:最高興的事就是看見自己辛苦耕耘後,長的高壯好看且好吃的作物,對蘇先生而言,也不例外,尤其是在收成後,看見自己用心耕種的植物,果實長得粒粒飽滿、口感香甜,受到家人、朋友及消費者稱讚、並且臉上浮現滿足幸福的笑容,心中,頓時忘掉辛苦耕耘的汗水與淚水,並有許多無法言喻的感動與喜悅。
- Q:從事「有機‧無毒」栽培工作的未來展望之方向?A:對於自己從事有機‧無毒的栽培工作之未來展望之方向,蘇先生謙虛的說:「對於未來,不敢去多想像。」,對於未來,還有許多的挑戰-未來從事有機‧無毒耕作,在科技新貴、生活機能發達的未來,農業可能遭受著機械化的挑戰與衝擊,加上深怕自己退休後,沒有人願意接棒,繼續將這從事十幾二十年來的理念與精神傳承下去,但蘇先生也說:「除此之外,對於未來,若有經費,將會從事改善場內的設備,以利農作物的生產與收成,最大的希望是:希望讓消費者能夠安心消費、細心體會、開心品嘗。 實際踏查記錄影片1 實際踏查記錄影片2
十多年前,蘇友賞先生放棄職業軍人優渥的退休俸,回到善化老家,將家裡的田改為有機農作,開始從事有機‧無毒的耕作,到底為何要如此的犧牲,做出這樣的決定呢?而幕後又有何意義呢?對生活又有何改變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過程記錄
1.由老師提問,蘇先生講解中。
2.蘇先生用心講解,以手機錄音下來。
3.由我們提問,一邊做紀錄。
4.蘇先生的農場作物。
5.其他問答情形。
6.蘇先生的溫室栽培情形。
採訪自行彙整
感謝蘇友賞先生接受採訪並提供農場參觀 感謝王淳熙博士協助拍攝
參訪心得
參觀有機農場,可以說是一種新時代的體驗,而認識從事有機工作十多年的蘇先生,可以說是一次機緣、一次難得的緣份,記得在活動剛開始時,我們剛好適逢「2014善化胡麻產業文化節」的活動,那時巧遇公所之前做研究曾幫助過我們的同仁,並熱心的招呼我們,在說明本次網界的研究題目後,他替我們介紹到時任公所替代役的蘇先生兒子,並由他帶著我們認識蘇先生,為我們網界揭開了序幕。之後,我們就開始透電話與蘇先生做聯絡,並開始籌備參訪的活動,等待的日子是又緊張又期待,直到當天,我們在附近集合好,再由老師統一再到現場,雖然一開始,還是一樣很緊張,但慢慢地透過我們之間的談話與問答,徹底融化了先前的尷尬,在蘇先生認真講解的過程中,我們開始慢慢清楚農業,了解蘇先生在過程中的挫折與喜悅,我們徹底領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也明白務農的辛勞,對於有機農業,有了深入了解與啟發,原來要從事有機農業,並不是只要不灑農藥就可以,也要考慮水源、環境與人為,原來這一切切,看似簡單,卻是困難,在這次的參訪中,我們了解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人生哲理,記得蘇先生說過:「任何事就平常心」,因為蘇先生的一句平常心,讓我們不畏風雨、勇往直前,蘇先生,因為您的認真,我們明白務農,您的解說,我們了解自然,因為您的協助,我們如虎添翼,蘇先生,再次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