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    專題簡報  /  作品首頁

 何謂雜技     歷代雜技     雜技表演     新象創作劇團     雜技兒童劇     學習體驗     考資料     研究日誌      
         作品首頁 >歷代雜技
 
                
       歷代雜技

照片來源:網路搜尋春秋戰國雜技

春秋戰國

公元前770年至前221年是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當時在中國遼闊的大地上出現了許多諸侯國,像古希臘的城邦一樣,這些諸侯國在爭強稱霸的爭鬥中,都注意籠絡人才,這些人才稱門客,有的是出謀劃策的謀土,有的是武藝高強的武士。春秋戰國時代很多雜技藝術的創造者是諸侯的門客和武士,他們以一技之長,投身公卿大夫,並不完全為了表演,但關鍵時候,卻往往以其技輔助主人,創造出一些轟轟烈烈的事業,諸士善技是春秋戰國時代的特點。列國兼併激烈,群雄角逐,競相養士,這些士中當然也有口把式,以出謀劃策、能言善辯的說客為特徵,但更多的是身懷奇技異巧或勇力過人的大力士。這些就為雜技藝術的正式形式,提供了技術基礎。 參考資料來源:中華五千年

照片來源:網路搜尋-秦漢雜技         盤舞雜技畫像磚 東漢 四川彭縣 

秦漢雜技

  中國的雜伎技藝發展得很早,有其悠久的歷史和廣闊的民間基礎,早在兩千多年的秦漢時代,已有極為完備的各類型雜技表演,當時稱為「百戲」。又因來自民間各地,也被稱為「散樂」。

漢代文獻,記錄了不少百戲雜技表演的形態,加以歸納,約可以分為八大類型。這八大類型,實已奠定了中國雜伎技藝的基礎,通過二十多年來雜伎藝人的不斷積累經驗,提高技巧,增添了足踢手弄的道具,引進了更多的武術工夫,魔術的套數,但其基本形式仍脫不了漢代百戲的八大類型:

一、屬於表現臂力的舉重,漢代稱為「扛鼎」。

二、運用矯健的身手,攀援竿端表演各種動作,漢代稱為「尋橦」。

三、柔術和「翻」與「頂」的工夫表演;這二種動作不僅是中國雜伎和戲劇表演的基本工夫,也構成雜伎與戲劇舞臺動作的表演風格之特徵,其與外國翻筋斗不同之點,是快起遲落,節奏較為分明。

四、用胸部抵觸刀劍,肌膚不受損傷,西京賦形容為「胸突銛鋒」,顯然是現代所謂的「氣功」。

五、使弄道具,表演各種奇巧技能。

六、馬術,藝人在奔馳的馬上表演各種騎術;還有指揮經過訓練的馬,配合音樂,做各種舞蹈動作,稱為「舞馬」。

七、屬於魔術的「支解」和「吞劍」、「吐火」。

八、角觝及模仿動物的形象與動作的技藝。漢代百戲的表演形態,除文獻記錄而外,可從出土漢墓中的陶俑、磚刻、壁畫上看出一些真實情形。這些漢代遺物,忠實的反映了漢代人的喜愛雜伎,視為娛樂生活的一部分,往往在宴飲時舉行之。

照片來源:雜技教材內插圖

但是,大規模的百戲表演,非室內所能容納,也非宮廷無力舉行。在廣闊場地表演的大規模百戲,在歷史上曾有兩次有名的演出,兩次全是中國君主向外國使臣誇耀國力和文化而舉行的。

一次是漢武帝元封中(西元前一一○~一○五年),在長安用百戲招待安息國(今波斯),和中亞一帶派來的使臣。

隋唐百戲

另一次是煬帝大業六年(西元六一○年),在洛陽招待突厥啟民可汗而舉行的,據隋書音樂志及資治通鑑紀述,隋煬帝這次所舉行的百戲,單僅樂隊人數就有一萬八千人,較他每年正月所舉行長達八里、表演人數將近三萬人的百戲,規模還要壯大些,可稱為空前絕後。

 

 代承繼了隋代的大一統局面,更擴充了國土領域,武功文教,直追漢代。根據唐代有關百戲的文獻,技藝發展得最高,最為唐玄宗所喜愛的雜伎是「載竿」和「繩伎」兩種,這兩種技藝全屬於高空驚險表演,對於技人平衡技巧的要求也最為嚴格。

唐人習慣上稱載竿戲為「長竿」、「險竿」或「花竿」,玄宗嘗命兩隊載竿者,同時表演,稱為「熱戲」。

日本正倉院藏有唐代所繪製的載竿戲圖。另外一種高空驚險表演是繩伎。使用六尺長的高蹻綁在腿上,在繩索上行走。日本「信西樂舞圖」所繪的是唐代繩伎在繩上表演跳丸,規模很小,但略可看出些情況。

宋代雜技

由於宋代工商業的發達,社會經濟急劇開展,新興的都市市民階層,對於物質生活及文化生活產生迫切的需求,首都所在地北宋汴京(開封)和南宋臨安(杭州)的娛樂事業,隨之趨於蓬勃,南宋臨安在淳祐、咸淳間(一二四一~一二七四),有瓦市二十三所,瓦市中的諸般伎藝,仍以百戲最受觀眾歡迎。在這一情況下,中國百戲雜伎又轉入一新階段,民間雜伎技藝提高,宮廷教坊散樂雜伎相形減色。宮廷大宴時,教坊表演趨向於「隊舞」的發展,散樂雜伎人員人數減少,轉而以雇用方式徵召民間雜伎藝人擔任。

所以,宋代百戲的發展趨向二途:

一、是民間雜伎,其特色在個人技巧的提高,與富於民間趣味的表演。

二、是軍中雜伎的「諸軍散樂」極為發達,所表演的多數是偏重於武術技擊,行軍陣式變化等人多勢壯形式,影響於後代拳術及舞臺武戲技藝及表演形式至深且鉅。

遼元金百戲

 遼金元三朝的百戲,史料闕乏,不能知其全貌,但宮廷宴樂均有百戲雜伎獻演,文獻顯示,這三個朝代的百戲,多趨向於武藝百戲,如「射柳」、「擊毯」等,其他類型的百戲,大致與宋代相同。

明代雜技 

中國百戲雜伎,發展至宋代,已至顛峰,明清以來,似無太多的新花樣出現。不過,百戲雜伎的被引用於拳術與舞臺動作,宋元開其端,明清而大盛,這是極堪注意的。文獻中最為具體的例子,是明張岱所寫的「陶淹夢憶」,記載演「目連救母」故事戲時,把雜伎動作化入演員的戲劇動作中,而非單獨的雜伎表演,這是雜伎走入舞臺戲曲表演。此一雜伎的戲劇化,明代藝人有極大的貢獻。

清代雜技

 清代民間雜伎技巧發展得很高,也很普遍,項目也很多,前代的雜伎傳統,大部分被保存下來,並且有新的發展。清廷宴樂,不重百戲雜伎,乾隆平定回部後,才把回部雜伎引進。但乾隆的興趣卻在戲曲,他即位不久,即命詞臣張照撰寫劇木,所寫有演目連救母故事的勸善金科和唐玄奘取經故事的「昇平寶筏」。這兩齣戲的表演基本形態,實際上,是宋代裝神鬼百戲雜伎的延伸,也是明代目連戲的擴展,這兩齣戲篇幅甚大,當時稱為「大戲」。 因之,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出,百戲雜伎與中國戲劇的血緣關係。融化百戲於戲劇的工作,宮廷與民間同時進行,互相影響,是經過悠久的時間和無數藝人所貢獻的。 

資料來源:參考中華百科全書-秦漢雜技           

         
(雜技有許多危險動作-需要專業老師指導,請勿模仿)
2015 許臺灣雜技一個太陽夢-新象創作劇團                臺北市立明德國民中學    活力新象團隊  製作 
 最佳解析度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