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探訪

 

 

在做專題研究中我們採訪了許多眷村的居民、遊客,其中以兩位爺爺作為代表,他們兩位都是從小就居住在眷村,對眷村有極大的了解,他們很熱情的分享對眷村以前與現在的看法。

 

▲與郭爺爺眷村合影

 
姓名:郭康

年齡:60
居住眷村:鳳山黃埔新村
目前居住:鳳山工協大樓
職業: 前遠洋船長
內容:期望黃埔新村能持續傳承下去,被外界所知。

 

 

Q1:請問您為何願意接受我們的採訪?

A1很難得,在這眷村都已人去樓空時,只剩少數人如八百壯士般守在此地突然來了你們這群新青年軍,我覺得非常興奮,而且你們問的問題也正是想了解此地,所以呢,我能提供的就盡量提供,大家互相傳承一下,因此我非常樂意接受你們採訪。

 

Q2:那您希望藉由我們幫忙傳達什麼?

A2:你們要是能幫忙把這眷村裡的故事、歷史延續下去,這就達到了傳承的目的。不然,來到這地方,不知眷村從何而來、往何去,什麼叫做眷村、什麼叫做竹籬笆,這裡面的故事不就會被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之中了。

 

Q3:黃埔歷史:為什麼會有黃埔新村?

A3:要從民國36年開始說起,孫立人將軍所帶領的新一軍,當時他是陸軍總司令兼副總司令,奉蔣介石的命令來到鳳山這裡訓練新軍,他選擇鳳山這地方,覺得這地方非常適合,因延用日本人之前訓練的軍營。既然來到這裡訓練了,他的部隊、部屬、專業人士就一起跟隨來到此地黃埔新村也因此被建立了,黃埔新村基本上是這樣形成的。

 

Q4:住在眷村裡有沒有什麼不便之處?對它的評價是?

A4:因為我們都是軍屬部隊到哪我們就跟到哪,所以當部隊來到這眷村時,我們就從小在這裡生長了。在這眷村裡面,大家都覺得很好玩啊!尤其是小孩子的時候,所以我們就外界產了一種隔絕出現比較不好的現象就是:「所謂的地域觀念、省籍差異……」這些對以後在政治發展的當中就產生了隔閡,這是比較不好的,但這都已成為往事、成為歷史了

 

Q5:大象林旺來臺、跟黃埔新村的關聯?

A5牠是次大時,新一軍挺進緬甸對日作戰的戰利品。孫立人就把牠帶到鳳山這裡來了,當時牠就住在六巷那裡(當時眷村裡的灣仔頭),後來移到台北動物園裡面去了,到了86時,林旺就過世了。所以大象跟新一軍、黃埔新村都有一些淵源是因為這樣。

 

Q6:對於眷村人口外移的看法?

A6:這是一個很自然的現象,因為當時大家都小、房子也擁擠、人也多,後來隨著受教育,有些人就到外地去讀書,甚至有的出國去了漸漸的,人口就轉移出去了。這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眷村老了、人也凋零了,第一批的老年人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已經過世了,所以我們是第二代,我們第二代現在已經老了,感覺有點淒涼了。「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有淒涼之感

 

Q7 軍事歷史跟新一軍的故事?

A7 要想了解軍事歷史跟新一軍的故事,建議可以去看一看《孫立人傳》、上網Google、百度一下「中國遠征軍」的故事,就是去看新一軍去緬甸打日本人的這段歷史,新一軍的戰史是非常輝煌的,尤其是國共內戰時候,國軍雖然打敗戰,但新一軍在東北打林彪,打到了松花江,還差點趕到邊境,可惜那時候美國人出來調停,說不能在打了。否則那時一口氣打過去,共匪也不會有做大的機會,以致於最後整個戰場局是改變。所以說當時真的很扼腕,那時後孫立人沒在新一軍,帶領新一軍打,被蔣介石調回來了。雖然當時他有向蔣介時請求加他空投到戰場那裡去,他想與新一軍一同作戰,但是蔣介石沒同意,所以這是歷史上令人很扼腕的地方。要想更深入了解還是建議去看《孫立人傳》

 

Q8:對目前政府施行的政策「以住代護」有什麼看法?想搬回來的原因和想如何改善目前眷村的困境?

A8對於高雄市文化「以住代護」的構想是認同,但我認為實際執行會有一定的困難度。臺灣經費不足以吸引人來此「以住代護」,因這裡房子以有些破敗了,然後這些想以住代護的人對這房子是沒感情的。如果按官方的希望說:「來的人是做文創事業,不能營利。」然後則給他們二十萬來想把房子整理好的話,其實他們的意願是不高的。真正對這眷村、這房子有感情的是我們這些原住戶,我們原住戶守在這地方,除了有補助的錢之外,我們還願意自掏腰包把這裡修繕。可是據說我們原住戶是被排除在外的,所以如果此事屬實的話,我為此感到遺憾,甚至是非常憤怒的。

 

Q9:國旗代表的意涵?

A9眷村居民走了之後,並沒有哪一個單位或哪一個人說要插國旗。眷村裡這些國旗都是我本人插的,而且找這些國旗有辛酸的故事。因為要找大面國旗,我找到高雄市國民黨黨部,要了六面大的國旗提供給我,然後我就將國旗遍插成現今的樣子。我覺得居民走了、眷村荒蕪了,應該留下一些代表性的東西,所以我就找了大的國旗。至於小的國旗適逢選舉,我就去了選舉的場合裡蒐集到許多小面國旗,所以我在這眷村裡遍插了國旗,希望大家不要忘了這個地方就相當於像香港調景嶺,調景嶺當初也是掛了許多國旗,現在一到香港調景嶺看已經沒有了,雖然說我們中華民國這面國旗國旗還沒有沒落,而且中華民國還存在。我就要喚起回憶,如果說大家都不回憶,我個人還是要回憶。所以我在有代表性的眷村裡面遍插國旗,目的是讓有歷史認知的這些人能夠知道還有這面國旗的存在,不要沒有國家觀念,這就是我遍插國旗的用意,有著孤臣孽子之心啊!

 

 

Q10:眷村的優點跟向外推薦的地方?

A10眷村就是歷史所製造出來因歷史的緣故所以有眷村,因此眷村就好比是一個應變數,要如果說沒有國軍退到台灣來,就不會有這眷村,眷村只是為戰時容納這些軍屬而已,所以創造眷村了文化,大家看啊眷村其實都很簡陋、很破敗。以前那圍牆確實是竹籬笆,因為那時後生活條件比較差,你看海光啊之類的那些眷村都破敗,可是國軍在跟著國民政府來這邊的時候,生活是非常艱苦的。應該要給他們一個正確的認知、正確的評價,現在吔,這些國軍都已經老了啊,則人以委、老兵已死,然後新起來的黑色島國年輕的一代,在他們為中華民國或者為台灣國的努力付出的這般歷史,不能被泯滅掉,人要有良心、要有傳承

 

Q11:對時代變遷的看法?

A11如果說從中國的歷史來講,所有偏安的局面,最終都將歸為一同。從魏晉南北朝、南渡,明朝、南宋、還有南明最後都歸於一同。對於偏安於台灣、海家一島的台灣來講,個人認為最後在中國歷史的洪流當中,最後就歸於統一。至於是誰統一誰,也許不是現在的共匪,也許是以後的改變,有太多的也許所以我不曉得。也就是說政治的立場,我認為台灣的獨立是不可能的事情,不僅是共匪,站在中國民族的立場不同意,包括台灣有許許多多的人認為也是不可行的,尤其你要搞台灣獨立的這個理論說不通、沒有辦法說服很多人,所以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是中華民國在台灣,這是我個人的立場。

 

Q12:那您小時候與現在生活環境有什麼與我們分享?

A12小時候是比較艱苦一點,但是非常值得回憶,覺得還是小孩的時候,那時候眷村裡面賣小吃、那吆喝聲音,足堪令人回味。現在的生活條件是比以前要好很多,但是現在感覺有點空洞、有點貧乏

 

Q13:有沒有推薦的眷村小吃?

A13小時候,早晨的時候賣包子、饅頭,那棉被一打開,那時候是用棉被蓋的唷,一打開那裡面熱騰騰的三角包子、大餅啊,然候咧!下雨天賣豆花,這些都是老兵在賣晚上的時候這個:「賣茶葉蛋……包子、饅頭……」,這種代表鄉音的販賣之聲,好像小時候聽到「有酒矸通賣無」,現在有嗎?沒有了!你會不會覺得好像失去了什麼東西嗎?現在有聽到人家在賣枝仔冰:「來抽枝仔冰……」嗎?沒有啊!現在都嘛是Ice cream85C啊!生活越進步、越感到貧乏

 

Q14:對童年回憶的分享?父親是軍人、母親是教師,為何你會去當船長?促使你去當船長的原因是?

A14因為是大專聯考的錯誤,我如果要跑船的話,我初中畢業,我就讀去讀高雄水產,我早早就可以幹了,結果咧!我是高雄中學畢業的,跑去讀大學,考大學不容易啊!那個時候,百分之十九、百分之二十的錄取率,結果咧!大專聯考讓我們無從選擇,因為你們現在考大學有多元入學,我們那時候由不得你啊!考不大學,你就去當兵啊!所以咧!考大學,你的志願沒有辦法照你的志願填,我從台大電機填到逢甲,就一路填下來,以能考上為原則──先可中為重,不然就去當兵,考上去咧!就是預備軍官,考上去你就是大學生、就是秀才,考不上你就什麼都不是,你就一定要去當兵,那是真的差很多的。那時大學聽起來是還蠻好聽的,所以我就是在聯考制度的情況之下我取去考,結果把我丟到「文化學院海洋系航海組」,我就跑船了。我這樣足足多讀了四年,跑船不須要多讀四年啊,結果等到我到船上工作的時候,我那初中的同學、那放牛班的已在當二副了,我才在做實習生,我感到非常的不爽,所以你們現在多元入學是對的

 

Q15 對眷村的危機、轉機還有實際的搶救行動?

A15要讓對眷村有感情的人和一些專門的學者、專家和有關單位,像文化局一樣共同來把這眷村盡力傳承下去,如果認為還是有保存價值、值得留戀的話,大家共同來盡心盡力。

 

 

 
姓名:張峰林

年齡:60歲
居住眷村:鳳山工協新村
目前居住:前海軍明德訓練班
職業:管理員
內容:張爺爺是高雄市眷村文化節舉辦地─前海軍明德訓練班的管理人員,他從小就在眷村成長,聽到我們要以眷村作為主題,很支持我們也給了我們很多意見。
 

Q:對以住代護有什麼看法?

A:因為這是一個歷史的過程,這些資深的國家軍士官,國家有好的政策, 就蓋一些眷舍作為職務官舍,才有黃埔新村、工協新村、海光新村是鳳山地區,那左營有合群、 建業、明德,岡山有零營新村。都是當時的軍事學校都是軍事基地旁邊蓋的職務官舍的眷舍, 這是當時政府的德政給這些軍人的福利。

 

Q:對現今黃埔新村的變化有落寞的感覺嗎?

 

A:不只落寞的感覺,非常落寞!因為這個地球上,這個世界上,在歷史的軌跡裡面,如果把它要撤銷了,改成國宅了, 這個地方永遠消失了,這個歷史的傳承就沒有了。在改變回歸阿,因為這個拆了就沒有了,沒有拆還能保留到, 給他修護原狀,給後代的子孫們,看看歷史的革命軍人傳承的紀錄, 如果拆了就永遠都找不到了,所以這是一個文化古蹟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