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文化節,大家一起將文化傳承下去!

 

  每到過年時,除夕夜這天,到各地工作的親戚朋友們總會聚在客廳裡圍爐守夜,這天鄰居們也一起來吃飯,阿姨們帶著各自的拿手菜來逗熱鬧,有紅油抄手、筍乾控肉以及許多好吃的眷村美食。

 

            ▲漆成紅色的大門

  他們在開心談天吃飯之餘,其實他們是要躲避一種名為〝寒冬〞的怪獸,可是這種名為〝寒冬〞的怪獸,其實很怕一種顏色,那就是紅色。所以家家戶戶總是把大門漆成紅色。

  『咻』「噓!它來了,我們把燈打開,大家圍在這一起找點事而做,它就不敢進來了。」一位年長的爺爺這樣說道。「那我們也要找點事做,反正閒著也是閒著嘛!我去廚房準備材料吧!」張媽媽這麼說。

 

▲以前每間屋舍都掛著木牌

  這麼一來,張家的所有就開始包水餃了,享受大家再一起的歡樂的時光,既開心又溫暖。隔天一早,家家戶戶開始放鞭炮,在門上別上國旗,寒冬的身影一覽無遺。張媽媽敞開了漆成了的紅色的大門,端出了一大盤的水餃,住在這小小村落的「黃埔新村」都聞到這香味呢!

 

  「好香的味道!張媽媽我可以吃一個嗎?」鄰居的小孩子這麼問。「你去把大家叫來一起吃吧!」張媽媽這麼說。家家戶戶一起吃著張媽媽他們一起包的手工水餃,看著大家津津有味地模樣,張媽媽心裡開心極了!

 

              ▲眷村屋舍

  時至今日,過去的濃濃的眷村味道已不復蹤影,隨著後代走出眷村,逐漸沒落的眷村蒙上了一股淡淡的哀傷。回來探望眷村的人們啊,看著門上斑剝的紅色油漆啊,心裡的那股懷念油然而上。

 

  為了守住這份好味道與濃濃的人情味、為了讓一去不復返的年輕一代憶起過去眷村歡愉的時光,為了種種的因素,文化局舉辦了眷村文化節這個特別的節日,讓失去色彩的眷村重回那份溫暖。結合了文化資產、眷村文化及文創精神每年選在國定古蹟「原日本海軍鳳山無線電信所」舉辦。

 

           ▲眷村文化節立牌

 

  眷村文化堆疊出台灣歷史,是台灣母文化之一,也是大時代互相刺激與融合所淬煉出的特殊文化,在文化快速地流失下,為了避免造成斷層,因此與社團法人高雄眷村文化發展協會合作,以文化創新、創意及傳統文化結合,讓眷村文化得以延續、傳承與轉化。

 

眷村文化館,承載著眷村的點點滴滴,踏入時光迴廊、探索早期眷村秘辛!

 

 
 

  眷村是台灣歷史文化的最具重要的代表,在台灣早期的每段時期眷村都有不同樣貌的風格,但也因歷史久遠,建築物因此老舊損壞,而現代人口眾多,需要更多的土地,因此老舊的眷村也就面臨拆除的命運,但原在眷村裡的文物是有被保存下來的,政府因此建立了眷村文化館,放置這些舊文物供民眾免費參觀,讓現代人了解過去生活食、衣、住、行、娛樂等文物,也能讓老一輩人去懷念早期的生活。

 

                 ▲眷村文物

 

 

 

  走入眷村文化館,最先看到的是親切的導覽阿姨,他們很樸實、可愛,就像以前眷村的居民們一樣,在館內右手邊有許多手冊供遊客們索取,裡面有介紹最近高雄舉辦各活動的活動內容,再往內部走去還會看到一部觸控式導覽眷村歷史的電視,眷村文化館也會定期舉辦許多活動,像是有早期眷村文物展、陸海空軍展等非常多展覽,讓人不會覺得單一無趣。

 

▲與可愛的導覽阿姨合影

 

 

  有時想遠離城市的喧鬧,到這寧靜的眷村文化館參觀,可以瞭解以前的眷村文化故事,也能看見以前的歷史文物,更能抒發自己的心情,看著廣大的綠色草坪與簡約的設計,可讓人回味台灣民國初期的簡樸生活。

 

▲風格簡約的眷村文化館

 

 

 
丞丞小語

文化局為了眷村而舉辦節日及紀念館,可以讓我們以及後一代的人也能了解眷村的文化,參觀過這些地方覺得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