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們的研究計劃是怎樣符合「台灣學校網界博覽會」的目標與宗旨:

  在以前的教學中,都是老師在黑板前教課,學生們在台下看課本抄筆記,如今,科技進步非常的迅速、網路傳播速度也很快,只要人們一打開電腦,輸入關鍵字即可找到自己想要資料。不像以前要找資料就要一本一本書的慢慢地翻閱,找資料在也不是難事,也可以從網路上中得知自己不知道的事,立刻把新的知識學起來,老師說這就是翻轉學習。可是,由於網路的傳播非常的快速,我們就更應該小心網路的陷阱,更應該要求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製作網頁的過程,又是另一種不一樣的學習方式,在製作網頁中,裡面內容的資料必須由自己去上網瀏覽去取得,又或者親自動身去採訪、拍照以及訪問呢 ?從這樣的過程中,可以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專題,也可以學習到布一樣的知識,而且最重業的事,更是學習到了分工合作這一門課,要自己獨自作出一份專題根本不可能,必須靠大家同心協力,才有可能做出來,其次可以鼓勵大家運用網際網路作為表達溝通的工具,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二、 我們使用了哪些資訊科技來完成專題研究計劃:

 

科技物品

功能

硬體

電腦

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必備物品,網頁製作、儲存資料以及上傳相關資料等工作

隨身碟

儲存每次收集到的資料及作品

手機

老師與隊員及訪談對象間之聯絡

錄音筆

訪談及討論的紀錄

攝影機、單眼照相機

拍攝並記錄所有訪問過程或每次集會討論時的過程

印表機

列印相關文件

軟體

Windows XP/7

作業軟體

Microsoft Office Word 2010

文書軟體:彙整資料

Internet Explorer 9

網路瀏覽器

Adobe Flash CS5.5

製作動畫的軟體

Adobe photoshop CS3

版面編修軟體

即時通訊

隊員間聯繫(如:FacebookSkypeRC語音)

Dreamweaver 8

網頁製作軟體

 

 
 

三、我們如何透過專題研究計劃來扮演「大使」的角色?

  「透早丟出門,天色漸漸光,為丟顧三餐,行到田中央,行到田中央,為丟顧三餐,顧三餐,無驚田水冷霜霜…」一首簡單的臺灣民謠,卻把農夫的辛勞,一覽無遺的表露了出來。現今的臺灣人 ,也許不在餐餐吃飯了,但總還是有吃的時候,當你吃下那口飯時,你的心裡在想什麼呢?當你吃到飯香四溢,香味撲鼻的白米飯時,你有想到天天在田裡努力工作的農夫們的辛勞嗎?本專題研究透過實際的調查及訪談,親自體驗早已遠離我們生活的農業活動,了解老一輩的人們為了生計,「荷鋤日當午,汗滴額下土」的辛勞,希望藉此專題網頁,珍惜敬天惜物的美德。

 
 

四、 專題研究計劃對我們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與衝擊?

 

只為了荔枝園

  如今科技越來越發達,想與遠方的親朋好友交談皆已不是難事,可是隨著科技越來越進步,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的同時,溝通方式都關聯到資訊科技,例如:電話、Line聊天室、Facebook社群網站…等,不須看見對方也能傳遞訊息。雖然通訊科技帶來了方便,但是卻使人與人彼此間的真實接觸減少,表達自我感受的機會亦減少。社交技巧變得生疏,人際關係也愈來愈冷漠。偶爾放下手邊的科技,找回最真實的那份友誼悸動,珍惜生活週遭的一切,或許是我們現今的現代人,目前當下最應該做的事吧!

 

 

五、 尊重智慧財產權與引用說明:

  在剛開始製作網界作品時,老師們就一直跟我強調著著作權的問題! ,並且強調這是尊重他人的基本動作。不管是找到好的資料,把它的內容複製下來,或者是修改該作者的內容;又或者在製作內板時,使用了別人的圖片,一定要註明出處,因為這是人家辛苦的結晶,絕對不能侵犯他們!

1.文字來源:相關書籍和網路資料加以整理彙總

        2.圖片來源:網際網路搜尋引擎,實地採放拍照

 
 
 

六、發現、教訓和驚奇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雖然科技發展的現代,農夫的工作減少了,但辛勞並沒有減少,一樣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從耕耘、插秧、灌溉、施肥、除蟲、一直到收割,雖然有機器代勞,但每一樣還是都要自己親手作,農夫的辛勞,有誰在吃下那口飯時想到嗎?非但如此,反而還浪費食物,暴殄天物,也許真的是現代人的價值觀不在跟以前一樣了吧!我們不曾下田工作,但在這次的紅豆採收體驗中,我們真的瞭解到何謂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才不到短短的一個小時,我們一群大男生可以說是揮汗如雨阿!真的是『吃米飯拜田頭,吃水果拜樹頭」,我們更應該懂得飲水思源感恩珍惜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