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城隍廟

(History - City God Temple)

˙特色:最莊嚴

起源   左營舊城城隍廟,是清代以來兩百多年間,南台灣歷史與生活的歷史見證。清康熙二十二年,台灣納入清朝版圖,將明鄭時期的萬年縣改為鳳山縣。但因變亂頻仍,連續21年縣官無法就職,直至康熙四十三年,蓮池潭旁的埤仔頭發展成街市,定縣治於興隆內、外里,轄區自二層行溪 (今二仁溪)以南,直至沙馬磯頭(今鳳山貓鼻頭),西起打鼓港(今高雄港)、東至港西旗尾溪(今旗山鎮),這也是左營舊城城隍爺最原始的管轄範圍。
簡介   左營舊城城隍廟歷經林爽文事變、遷縣治於鳳山、日本人的毀壞、政府播遷來台、難民的破壞,以及多次重修與重建,城隍廟的歷史,就是南台灣兩百多年來幾經風浪的縮影,廟中每一塊牌匾、每一尊神像,都在像我們靜靜訴說先民的腳步。
特色   舊城城隍廟雖是民國五十七年重建之建物,卻完全表現出傳統廟宇的建築藝術,與古色古香的廟宇裝飾。如屋頂採飛剪簷飾以剪粘作品、廣場前立銅鑄香爐、門前為雕龍石柱及石獅門枕石、左右牆堵各配浮雕龍虎及透明石窗,門上繪有彩色門神,入門後的天花及藻井上,配以各種造型的雀替及垂花吊筒。在參拜處在正上方屋樑上懸有一只巨型算盤額刻自問心」三大字,回頭「善惡難瞞」四大字,提醒所有參拜者,問神之前先捫心自問,實發人深省。
結論   古人云:『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平時不做些對不起良心的事,做人要懂得捫心自問,就算有錯也要知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文字來源:參考文獻編寫)

參考資料:左營舊城城隍廟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