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1

高美濕地Gaomei Wetlands

About

歷史地形生態濕地

昔日的高美

  高美昔稱高密,是早期漢人至清水開墾重要的聚落之一,日據時期改稱高美,範圍包括今日的高美、高東、高西、高南及高北等五里。早在漢人尚未入高美地區屯墾時,此地大部份是大甲溪的河床地,至今我們仍可從高美地區農民以石頭為材料就地堆築田埂略窺一二。

  1745年〈乾隆10年〉,楊、蕭、王、趙,四姓入墾大甲溪南岸的高密,開啟漢人開墾高密熱潮,屯墾者在高美地區更形成許多今天尚存的聚落,如趙厝、王厝、許厝、東勢厝、魚寮、溪底等傳統聚落。

  1895年,日人來台進行殖民統治,1919年〈大正8年〉4月創立三田公學校高美分教場,即今之高美國民小學;1932年〈昭和7年〉8月17日由清水街役場經營管理的高美海水浴場正式開場啟用,成為清水重要的名勝據點。許多工廠、商店的老闆招待員工最好的去處,便是高美海水浴場。

  因台中港北導沙堤的修築造成泥沙淤積加速,遊客稀少而關閉。而淤積的泥沙長期演替則成為今日地貌複雜、生態資源豐富的高美濕地,加上大肚溪口濕地因過度開發,棲地遭受破壞後,高美濕地已成為中部重要的候鳥棲地之一。近年國際鳥類聯盟會議,才將高美濕地列為全省52處重要的鳥類棲息地〈IBA〉之一。

高美地形

  大台中改制前,台中縣內有三條主要的河流,由北至南分別為大安溪、大甲溪及烏溪。其中以大甲溪為水力最豐沛的的河流,而高美濕地就正好位於大甲溪以南的水稻平原區,隸屬於台中縣清水鎮內,沿岸全長約3.5公里。雖僅有300公頃,但內含的地形十分複雜。根據東海大學生物學系林惠真教授的調查報告,將高美濕地的地形分為7類,分別為潮溪區、草澤區、沙地區、碎石地區、雲林莞草區、泥離地區及低潮線等七種類型的棲地。由於高美濕地的地理位置較為隱密,受到人為干擾較少,更因為多元化的地形分佈,使此地孕育了極為豐富的物種。


生態特性

  高美溼地北鄰大甲溪出海口、南接清水大排,面積約為三百多公頃,約為大肚溪口溼地的十分之一。高美溼地承受了清水地區大部分的家庭有機廢水,其間的有機質為底棲生物提供了重要的營養來源,又因為濕地裡擁有潮溪、草澤、沙地、碎石、泥灘…等多樣性的棲息環境,所以能在不甚大的環境裡孕育著種類繁多、數量可觀的底棲生物。潮溪區是迴遊魚類生育孵化的場所;緩流區是魚苗生長發育庇護所;泥灘地是彈塗魚、大眼蟹的家;沙地是和尚蟹行軍的操場、河口則是清白招潮蟹與網紋招潮蟹的日光浴場。

  豐富的食物、多樣性的棲息環境供養著難以計數的底棲生物與大量的鳥類族群,間接地也為遠道而來的候鳥在漫長的旅程中提供舒適的渡冬地或資源豐富的中繼站以補充其消耗的體力。

>

  高美溼地像海綿一樣,遇暴雨時能先將洪水儲存再慢慢地排洪,以延緩雨水的流逝增加地下水的補充量;亦是保護高美堤岸不使颶風大浪直接襲擊居民的緩衝區。高美溼地不但直接保護了沿海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更間接的減輕洪害、避免國土流失、土壤鹽化、地下水鹽化。


濕地介紹

濕地是什麼?

  溼地是指土地永久或間歇性的被表面水淹沒或地下水所飽和,在正常情況下,可以支持植物和水生生物的生命,位於陸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包括沼澤,草澤、泥塘等類似環境。溼地的型態有許多種,不論池塘、河川、岸邊、沼澤地,都是動物匯集,生態豐富的棲地。而濕地的三要素為濕土、水域、與水生植群。

  濕地基本分五大類:近海及海岸濕地、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庫塘。濕地並不包括永久的水域,如河流、湖泊或海洋。而湖泊邊緣淺水區域、河口海岸地區、經常或間歇為洪水或潮汐所淹沒的土地,卻是整個濕地生態最重要的部分。

  高美溼地應是屬在河流的氾濫平原上,而氾濫平原是於洪水時所帶來的沉積物沉積後所形成的,加上河川侵蝕和堆積作用下,於其上產生湖泊和低地創造出濕地可能的形成環境。


濕地的分類

  濕地的類型大致分成自然濕地和人造濕地。其中自然濕地又分成三類:鹹水濕地、淡水濕地與半鹹淡水濕地。高美濕地是屬於半鹹淡水濕地。而半鹹淡水濕地的意思是:半鹹淡水濕地多為感潮段的河道,或河口潮間帶等,如:台北關渡紅樹林濕地、大肚溪河口濕地等。此類濕地由於生產力非常豐富,因此常吸引許多鳥類的棲息與駐足,是觀賞水鳥的最佳地點。


1、天然溼地:包括沼澤、草澤、淺灘、瀉湖等,其功能在社會經濟價值方面,能夠減緩洪水、保護海岸、補充地下水、繁衍魚貝類、做觀光遊憩及教育科學研究;在環境價值上,可以過濾與沉澱污染的水質、製造水棲動物的養分、調節氣候。

2、人工溼地:人為構築出來的溼地系統,自1970年以降環境科學家及工程師廣泛地利用人工溼地系統於廢水處理上。此觀念是利用溼地中的自然生態淨化機制,在人為控制下達污染物去除的目的。


濕地的功用

1、提供野生生物和魚類棲息地、調節洪水、淨化水質,生產天然物,以及作為休閒和自然教學。

2、許多稀有和瀕臨絕種的動物多依靠濕地所供給的食物而生存,而多數的魚、蝦也成為人類的重要食物來源。

3、濕地能吸收和儲存洪水、調節水位,即使洪水太大無法全部容納,生長在濕地的樹木和草叢也會阻緩洪水的速度,減少災害。

4、可保存水中養分、過濾化學和有機廢物、積存懸浮物,使水質淨化。

Enviroment

前言

  多年前歌手蕭敬騰的新歌mv於高美濕地拍攝火燒鋼琴,引起我們對其環境問題的注意,於是開始查詢關於高美的種種資料和紀錄,發現人們對於這個豐富多樣的生態樂園,在欣賞遊樂之外,更帶來了破壞及汙染!除了上述歌手為mv效果焚燒鋼琴,高美濕地平時即有許多遊客前往,生態解說員蔡木森擔憂的表示,遊客們把溼地踏的過於密實,會讓原本習慣鬆軟濕土的螃蟹受到影響!更別提遊客所到之處少不了的就是垃圾。高美面臨的種種問題使我們興起製作專題網頁的念頭,希望我們投注在高美環境保護的關心可以傳遞給更多人!



缺乏管理處

  首先,高美濕地雖於93年劃設為野生動物保育區,禁止遊客自行至海中戲水,但是我們2011/12/13實地訪查時卻沒有看見任何管理處的標示地。而在我們前往訪查之前有事先打電話詢問導覽員關於導覽與訪問事宜,但卻得到:「高美濕地沒有人管阿!」的回應。當天也可以自由走入濕地,顯示雖然已有相關明文規定,卻沒有實際管理、限制的單位。

  2010年首次召開「高美濕地劃入國家公園可行性評估第一次諮詢會議」,評估高美濕地潮間帶生態豐富、120多種棲息鳥類、全台最多的雲林莞草區,已具國家級濕地生態。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指出,台中縣政府將其規劃為野生動物保護區,卻無強制管理遊客進出,僅豎立告示牌,由社區巡守志工協助管理,生態保育及環境維護不易,才會造成遊客、攤販、車輛的侵入,是高美急需改善的問題。但以劃設國家公園範圍的標準來看:高美的面積過小,設立高美濕地國家公園管理處,需進一步研議。

  生態學者楊國禎認為,對於我們缺乏完整背景資料了解的特殊生態,最好的保護方法就是不要去動它,因為人類的到來往往帶來難以想像的連鎖問題,高美若被持續破壞,將失去珍貴的生態和觀光價值,地方商機將不復存在。

  近年高美遭破壞的問題不斷被提出,2011年3月,政府表示將致力於復育並且開放部分保育解說區,民眾可透過團體登記進出方式供親子戲水,以遏止保育區遭無限制地踩踏破壞。地方也會成立協會自主管理,遊客擅自闖入將開罰。然而保育人士指出,高美濕地已被破壞殆盡,早該總量管制,復育計畫至少得花上三年時間,此管制措施來得太遲。地方業者則期盼政府進行保育時兼顧當地觀光產業發展,市府近期結合區公所積極規劃濕地保護區復育與周邊環境管理,期待創造保育與觀光雙贏的新局。雖是這樣表示,諷刺的是,面對遊客的湧入、垃圾棄置堆疊、任意採抓高美溼地特有動植物……等問題,實際上卻沒有去實踐這個法令的措施,缺乏永續、愛護觀念的遊客摘採、抓取珍貴的特種生物,導致野生動植物數量銳減,這樣的破壞行為也沒有被取締。

  經濟與環保,很難兼顧兩者,而結果卻往往偏向經濟。面對這樣的兩難問題,我們渴望更多人的關心,支持高美的環境保護,同時呼籲民眾應常保愛惜環境的心,提升觀光素養,讓這塊美麗土地永續發展。



垃圾環境問題

  除缺乏管理處、遊客的行為不受限制外,我們發現有塊距離堤防較近的區域堆滿了泡麵碗、塑膠袋……等垃圾,雖然沒有占據很大的空間,但在遊覽美麗的高美濕地時瞥見這樣的景象,儼然是這裡的一大汙點。雖然我們當天也有看到淨灘團體撿拾垃圾,卻還是沒辦法避免造成環境的汙染情況。破壞環境的垃圾是每個熱門觀光景點都會有的問題,即使開罰也無法完整確實執行,丟的人往往比抓的人多,治本方法是提升人民觀光素養,培養愛護環境的心,呼籲遊客們欣賞美麗風景時應心存愛惜,請將垃圾帶回,不要貪圖一時方便就汙染了這塊漂亮的土地。

Take a trip!

燈塔

  高美燈塔是一座紅白相間、八角形的建築,含主燈高38.7公尺,曾經是台灣海峽航海重要指標。高美燈塔興建於民國五十六年五月,它的興建主要是為了彌補桃園縣白沙岬燈塔與澎湖群島北端目斗嶼。每三十秒旋轉一圈,連閃白光三次,在海上航行的船隻只要看到如此閃法的燈塔,就可以確定是航行在高美燈塔指引的海域上。高美燈塔因維繫著航行船隻的安全,通常是不能開放供人參觀的。民國七十一年由於高美海水浴場遊客稀少,加上台中港興建後而停用,但塔身仍然保留迄今,只拆除主燈並移至台中港穀倉頂樓裝設,無礙於它做為清水地區一個優美地標的地位。而塔區四周卻是鮮為人知的「國稅總局台中港燈塔高美宿舍」,整個建築群呈現出亞熱帶風情,及英國人理性、嚴謹的比例與氣質,成為台灣西海岸濱海小鎮中的世外桃源。


高美自行車道


  《高美自行車道》是沿著清水大排直到高美溼地的一條優美景觀道路,全長不到兩公里的路程中,可以鳥瞰溼地風光、賞鳥、看夕陽外,將來也會有「生態解說體驗園」的設施,雖然海邊較無遮蔭之處,但在此騎單車可以吹海風,享受乘風而行的快感,是溼地車道特有的樂趣。


風力發電

  高美溼地海濱有 18 座發電機;高 65 公尺,葉片直徑 68.6 公尺。原則上應該和台中火力發電廠的是同一系列,總計 22 座。因為當地風力強度大而適合風力發電,整體的配置是兩排式。外面靠海的一排有十座,內側則有八座。

相關新聞: 5座停擺 台電風力發電像樣板
電於高美溼地以及台中電廠設置22座風力發電機祖,卻有五座機組停擺,13日引起台中縣議員陳年添強烈不滿,抨擊是中看不中用的「樣板」;新能源施工處長陳一成說,這是台電人的痛,正積極透過維修技術與備品取得,期望能夠趕在明年春季可以全面恢復運轉。台電為配合政府綠色能源政策,於高美溼地及台中火力發電廠內,設置22座風力發電機組。高美溼地18座機組中,其中一座於去年颱風來襲時,不支倒地;另17座機組中有4座「文風未動」,台中電廠內有一座停擺。台電全台共設有162座電力風車,92年由荷蘭廠商得標,兩年後易主改由日商接手,日商又轉手給韓國廠商,零件及維修遲無法銜接。台電上緊發條 盼明年春天全面運轉。』


海水潮汐表


農曆日期

滿潮

乾潮

潮流

1

16

11:15

05:39

大潮

2

17

12:03

06:27

3

18

12:51

07:15

4

19

13:39

08:03

5

20

14:27

08:51

中潮

6

21

15:15

09:39

7

22

16:03

10:27

8

23

16:51

11:15

小潮

9

24

17:39

12:03

10

25

18:27

12:51

11

26

19:15

13:39

12

27

20:03

14:27

長潮

13

28

20:51

15:15

14

29

21:39

16:03

15

30

22:27

16:51

引用自此

Ecology

動物

招潮蟹

招潮蟹是高美濕地的主要生物之一,也是濕地生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是紅樹林各種螃蟹中數量最多的。除了充當清除者之外,更是濕地野鳥很重要的食物來源。招潮蟹外形很奇特,像是特徵最明顯的雄招潮蟹有一大一小不相稱的螯,大螯常用力揮動,像是在招喚潮水似的,因而得名。這個"招潮"的動作,目的是用大螯威嚇敵人,或是求偶;而這動作也像在拉小提琴,所以又稱為「提琴手蟹」。招潮蟹常用小螯揀食泥團,吸收泥中的有機養分,吐出一團一團的殘渣, 稱為「擬糞」。常見的招潮蟹有以下三種。


  • 弧邊招潮蟹

    因背甲邊緣呈弧形而得名,又因背甲上有美麗的紫黑色網紋,也稱網紋招潮蟹。牠會在洞口修築一圈小土堤,看起來好像個小火山口,非常醒目。喜歡住在潮水不會直接淹沒的泥灘地。



    清白招潮蟹

    又稱白扇招潮蟹。體型較小,大約只有拇指指節大。雄蟹有雪白的大螯。背甲顏色會受潮汐影響,從純白轉到灰黑,非常奇特。清白招潮蟹非常活潑,一退潮就出來活動。在洞口附近常常有許多「擬糞」,散布成放射狀的圖案,是辨識時的重要特徵。



    北方呼喚招潮蟹

    大約有三分之一個手掌大,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雄蟹的大螯呈黃紅色或淡紅色,非常鮮艷好認,所以又叫作「黃螯」招潮蟹。大多棲息在潮水平穩的邊緣地帶,喜歡在比退潮時的水面高出5到10公尺的地方挖洞居住。




彈塗魚

在高美溼地的固定居民還有彈塗魚。彈塗魚又名泥猴、石貼仔。漲潮時會攀附在紅樹林、石頭上休息,呈緣木求魚之姿。全身泥灰色的,眼睛凸凸的,是水陸兩棲的魚類,不但在水中可用鰓呼吸,在陸上還可以用濕潤的皮膚進行氣體交換,所以平常喜歡在泥地與水面交界處或是紅樹林下休息。漲潮時會表演爬樹功,而且可以用尾巴在水面上彈跳來去,除了跳躍以外,也可以用牠大且有肉的胸鰭在路上爬行。身長大約有六公分。在繁殖季節時,雄性的彈塗魚會豎起背鰭,吸引雌魚,成功後會鑽入地道。



花跳

又稱為「大彈塗魚」。以泥灘上的藻類和碎屑為主食,體型較大,身上有螢光藍點。大彈塗的胸鰭在中間接合及前彎,有如枴杖,有助彈跳或爬行;當潮退後,大彈塗魚會其從洞內爬出。

引用自此



小白鷺

到高美溼地時,通常會看見成群的小白鷺在濕地的潮間帶棲息。全身白色;嘴、腳黑色;趾黃綠色。繁殖羽:眼先紅色。後頭有2根長飾羽,背、前頸下部亦有長飾羽(繁殖期眼先粉紅色)。非繁殖羽:無飾羽。偶於飛行時發出似「嘎-嘎-」之沙啞喉音。成群結隊地在草澤、稻田、潮間帶活動,以魚、蝦為主食,活動率高,常見拍翅飛躍的捕食畫面,較特殊的捕食動作是以腳在水中擾動,伺機咬取受驚嚇的魚蝦。通常出現於平地至低海拔之溪流、水田、魚塭、沼澤、河口、沙洲地帶,部分於冬季會南遷。性群棲,覓食時,常以腳探入水中擾動後捕食驚嚇中之魚。於繁殖期與黃頭鷺、夜鷺集體築巢於竹林、相思樹及木麻黃等樹上。

植物

水筆仔

水筆仔又名「茄藤樹」,屬於紅樹科,是一種罕見的胎生植物,成熟的胚軸形狀像一枝筆,因而得名「水筆仔」,由於遠望像小茄子,大陸稱「秋茄」。葉子呈對生,橢圓形,花白色,花期隨氣候不同而異,每年五、六月開花,花謝之後長出圓錐形的果實,果實成熟後並不掉落,繼續留在母樹的枝條上發芽,漸漸長成幼苗,幼苗吸收母樹的養分後繼續成長成筆狀,一直到第二年春天,成熟的胎生幼苗才從母樹上脫落下來,插入泥地裡,開始獨立生活。水筆仔繼續生長出厚厚的綠葉,兩年的時間就可以開花結果並繁衍下一代。

水筆仔的氣生根不明顯,都從側枝下方發生,入地成支持根。老幹基部的地下根會隆起成板根。在海流較強地方幾乎不會長出小氣生根。會把多餘的鹽分傳送給枯黃葉,把枯黃葉的氮磷鉀傳送給鮮綠葉。為防風、定砂、護堤優良樹種,也是河口生態系中最佳生產者。

水筆仔原本並沒有生長在高美濕地,但人為刻意栽植下,卻從高美濕地周遭的潮溪內逐漸向外散布生長,縮減了雲林莞草的生存空間,因此僅保留清水一大排水筆仔供教學之用。


雲林莞草

雲林莞草為莎草科草本植物,莖成三角形,每年七月在台灣為生長盛期,八月植株開始老化,十月時在地上的部分幾乎全部枯死。因為具有特殊的耐盬機制及繁殖快速的地下莖,使雲林莞草拓展迅速,在海岸區呈單種帶狀之分布。雲林莞草種子量少且發芽率低,主要靠營養莖繁殖。

截至2000年統計,雲林莞草生長在高美濕地面積有5公頃,原本大肚溪出海口仍有雲林莞草的分布,被人為墾作魚塭與農地之用後,高美濕地是臺灣中部地區唯一存有雲林莞草之處。


大安水蓑衣

大安水蓑衣屬於爵床科水蓑衣屬,台灣特有的水生植物,也是台灣產水蓑衣屬較高大的一種。大安水蓑衣屬草本植物,莖四方形。特徵是其長橢圓形葉片和花萼上密佈許多毛,粉紅色的花朵大而明顯。主要生長在水溝旁、池塘邊等靠近水的地方。由於花期在秋冬季節(8月~12月),不開花時較不顯目,又無特殊的用途,因此常遭農夫剷除。

目前只分佈於台中市大安、清水及龍井地區共四個族群。大安水蓑衣無性繁殖能力很強,以藉由枝條向外蔓延擴大族群,對生育環境的水質要求不高。若不是生育地被破壞或遭人為剷除,其族群應可維持;是高美溼地現存特有種。
引用自此

Photos

  • thumb1
  • thumb2
  • thumb3
  • thumb4
  • thumb5
  • thumb6
  • thumb7
  • thumb8
  • thumb9
  • thumb10
  • thumb11
  • thumb12
  • thumb13
  • thumb14
  • thumb15
  • thumb16
  • thumb17
  • thumb18
  • thumb19
  • thumb20
  • thumb21
  • thumb22
  • thumb23
  • thumb24
  • thumb25
  • thumb26
  • thumb27
  • thumb28
  • thumb29
  • thumb30
  • thumb31
  • thumb32
  • thumb33
  • thumb34
  • thumb35
  • thumb36
  • thumb37
  • thumb38
  • thumb39
  • thumb40
  • thumb41
  • thumb42
  • thumb43
  • thumb44
  • thumb45
  • thumb46
  • thumb47
  • thumb48
  • thumb49
  • thumb50
  • thumb51
  • thumb52
  • thumb53
  • thumb54
  • thumb55
  • thumb56
  • thumb57
  • thumb58
  • thumb59
  • thumb60
  • thumb61
  • thumb62
  • thumb63
  • thumb64
  • thumb65
  • thumb66
  • thumb67
  • thumb68
  • thumb69
  • thumb70
  • thumb71
  • thumb72
  • thumb73
  • thumb74
  • thumb75
  • thumb76
  • thumb77
  • thumb78
  • thumb79
  • thumb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