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埔移居
漢民開墾
日治時代
民國初期
工業時代
捷運來臨
 
 
 
 
 
 
 

 

        在竹圍地區,最早移居的居民以蔡姓家族最早移居,堂號「濟陽」,依據祖譜記載,由唐山遷渡台灣為十三世祖吉祖(有兄弟保祖)來台居住台北縣淡水鎮,竹圍仔、關渡埔頂、竹仔林、樹梅坑一帶,買地開發耕田為業,吉祖生有三子,為勝德公(1774年生),勝郎公、勝對公三子。依據祖譜推算,蔡姓家族,約在(17501770年)間遷台,蔡姓家族在小八里坌地區,應是最早進入的漢族,依據蔡 姓耆老(92歲)所述,原有的耕地,是向當地的平埔族購買所得,而且當時主要的居民平埔族為主,土地幾乎沒有開發的狀況,其所購買的土地位置大部分在樹梅坑溪附近,引水灌溉比較容易。依據耆老所述 ,在當時似乎有建立一套簡易的灌溉系統,農田才有水源灌溉,不能灌溉的地區以旱地種植為主,另外小八里坌地區緊臨淡水河沿岸捕魚為生也是重要的經濟活動之一。

         高姓家族遷入小八里坌地區,依據高姓(88歲)耆老所述,其祖先來台約十世祖,最早定居於「今金山」,後遷至小八里坌地區,應該有7世代,時間約2百多年前,最早的移居地區為現在的瓦厝內、樹梅坑、小八勢里一代。現在的族人還是定居在瓦厝內、樹梅坑、小八勢里為主,有部分的族人移居其他地區台北與中南部。對於樹梅坑溪的發展歷史或利用樹梅坑溪引水灌溉的情況,並不十分的清楚,但是在樹梅坑一帶早期是有梯田種植水稻。

         鄭姓家族,堂號「鶴浦」,遷入小八里坌地區,依據耆老所述,應該在二百左右,主要移居的地區,為現在的的民權一街沿河的地區與瓦厝內一帶,在社區踏查時發現在大同路的路口後方約50公尺,有一前清古墓,堂號為「鶴浦」,碑文因年代久遠無法辨識其年代,但其堂號「鶴浦」,其碑文上有「皇清」應該是有當朝為官。另耆老所述當時的水田以有小的灌溉系統,在今竹圍橋民權路一帶,引樹梅坑溪的水源灌溉農田,因祖居地緊臨淡水河,所以族人以農 、漁業為主。

依據吳春和老師的記載,在二百多年前有台姓、潘姓原住民在此地墾殖為村,並在村落周圍種植桂竹,以防強風並作為村落的圍籬之用,所以稱為『竹圍仔』。竹圍原為八里坌社挖子尾平埔族、因躲避荷蘭人統治到此新設的聚落,稱為『小八里坌』,早期該社台姓族人在此種植桂竹作為防風的村牆所以得名『竹圍』。清潮有蔡姓移民到此墾殖成竹圍子。  

蔡姓家族最早移居堂號「濟陽」
高姓家族瓦厝內古厝有150年歷史
 
 
我們研究的成果願意與你一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