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港歷史連結造船發展史連結遊艇發展史連結

 

明清時期

 

 

高雄港所在地明朝後期原為漁村,荷蘭鄭成功據台時期都有開拓,清初已成為高屏地區商品集散中樞,原稱打狗港,1858根據中英天津條約開放通商,1863年成立海關,在當時打狗港原是南部僅次於安平港的第二大港,但由於後來安平港港口淤積嚴重,使得當時的洋船都難以進入,打狗港於是取而代之。1865年英國在旗後山建造領事館,由於此時打狗港附近的腹地逐漸開發,加以物價低廉,因此逐漸吸引外商前來採購民生物品以及投資。從此打狗港便成為英、美商人爭逐的焦點,但其後由於美商經營不善,因此打狗港逐漸成為英商的地盤。

 

 

日治時期

1895根據馬關條約台灣割讓日本台灣民主國成立並發起戰事抵抗,日軍 18969月方佔領港區。日本為強化本港貨運功能,在1904開始把港口淤沙挖出,作為填築擴建打狗停車場之用,1905年(明治38年)於旗後成立打狗港灣改良工程事務所,並於19051906兩年進行對打狗港精密採勘,認為打狗港灣自然形成,其地形、氣象等條件相當有利於建港,可使其成為南台灣物質集散中心。於1907年開始進行第一期築港工程,主要內容為:港口整理、碼頭工程、增設道路、鐵路、倉庫及裝卸機具、哨船頭北側海埔地區的填築(新市街用地及開鑿運河)。於1912年完成。由於築港工程的進行,打狗港的營運量亦突飛猛進,至1912年其貨物吞吐量竟達44萬噸,其貿易總額佔全島的37.54%,直追同年的基隆港(佔全島39.53%),為配合時代需要,台灣總督府乃依1911年(明治44年)打狗港築港出張所所長山形要助所提出第二期築港工程計畫書,於1912年(大正元年)開始實施第二期築港工程,預計以10年,至1922年完工。主要內容為:增設防波堤、濬深外港航道、港口擴充、內港錨地、增建碼頭、哨船頭運河及漁船渠之修護工程、填築用地。高雄港第二期築港工程完工後,港內可停泊三千至一萬噸級船隻26艘,七七事變後為配合戰時需求並成為前進南洋基地,乃決定於1937年起,以六年為期,預算金額770萬圓,進行第三期築港工程,但因戰爭後期經費短缺,有部份未能施行。 

中華民國

 

 

1945日本戰敗,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後,於10月正式成立「高雄港務局」主管本港業務,至1955始恢復本港正常營運。1959後,高雄港展開十二年擴建計畫等多項措施,至1980已有深水碼頭27座,淺水碼頭2座。附設高雄加工出口區前鎮漁港、臨海工業區、一貫作業大煉鋼廠中國造船廠(台灣中船),以及第一、二、三、四貨櫃中心等。至2000,高雄港再度建成5個貨櫃中心,8個新建深水碼頭,營運貨櫃能力達到1,000萬箱。高雄港曾長期位居世界货柜吞吐量第三大港,僅次於香港新加坡。貨櫃進出口於2004達到歷史紀錄940萬箱。近來由於受到區域內其他港口,包括傳統大港香港釜山以及新興港口深圳鹽田上海洋山浙江寧波山東青島之競爭挑戰,本港吞吐略有下滑,2005吞吐貨櫃為947萬箱,是全球前二十大港中,唯一吞吐衰退者。目前高雄港貨運吞吐量佔全國三分之二。2004高雄港進出港船次約為39,000艘次,為歷年最高峰。200538,000艘次,2008年最新的排名為12名,已跌出10之內。

 

 

(本頁資料部分引述自維基百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