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簡報頁  〔專題網頁

陳建綸 撰寫

  蕞爾之地、天祐民福足以形容台灣這塊信仰濃厚的寶島。明末清初以來,大量的閩粵籍百信陸續才開始移民至台灣開拓,在移民的同時,百姓也將當地的信仰從唐山帶入了台灣,但由於移民的人來自四面八方,雖然信仰的神祉相同但一定略有差異,來到台灣再加上本地的信仰,經過時間的演變後,就形成了台灣今天多元信仰的樣貌了。

 

  信仰是人們長期在生活中所產出的一種精神產物,如果人類沒有信仰,亦沒有精神的依歸,將會使生活感到空虛或迷惑。民間信仰正是老百姓信奉與遵行的精神觀念體系,而本專題所介紹的「三芝富福頂山寺」,正是在社會上扮演著這麼重要的角色。

(圖片來源:Flickr 上的 拜拜人潮 相片分享)

 

(圖片來源:萬佛新聞網-高雄縣旗山鳳山寺濟公像)

  任何宗教信仰的誕生,必有其時代背景。不但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同時亦需符合倫理觀,才能根植於人心,並隨著信徒的遷徙而擴大信仰圈(康若錫,民93)。對於「濟公信徒」而言也是,盛行信仰濟公的時候是大約民國七十五年的時候,當時受到「大家樂」的影響,所謂的「私人濟公廟」便一一如雨後竹筍般的冒出,「高雄縣旗山鳳山寺」管理員指出,當時從該寺分靈出去的濟公共有三千多尊,由此看來,濟公的信仰在當時是非常普遍的。

 

  台灣的濟公信仰大致可以分成三種類型,其一是出現在具有神道設教性質的靈修道場中,藉由鸞生代言,勸人修德為善,宣揚普度救世的思想,此類以一貫道及奉祀五恩主公及瑤池金母的鸞堂為主。另一種濟公則是出現在一般地方的公、私廟宇中,或宣稱是奉承上天諸神的旨意,降駕擔任救世的助手,或由濟公師父直接降靈指示要在某地「發揮」,而與其他的神明一起被供奉參拜。第三種則是出現在私家的神壇中,透過神靈附身,由濟公扶乩為信眾辦事,解決各種生活中的疑難雜症(張忠良,民94)。而三芝富福頂山寺便是屬於第三種(此寺前身為「三重富福社藝宣大隊」,為陣頭)。

(圖片來源:翻拍 三重富福社總壇匾額)

  

(圖片來源: 翻拍 三芝富福頂山寺匾額)

  在宗教傳統中,信徒將佛、道、儒與通俗化的佛道神明,建構出與人類社會相同的架構,台灣廟宇圖鑑一書的作者康若錫(民93)也提到,「神明的高低尊卑序格,即所謂的神格,以擬人化的敬稱,如君臣、軍事領袖或家庭輩份等關係來尊封。」以三重富福社藝宣大隊為例,「濟公」在信徒們的心中,都是以「師父」敬稱。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讀了《台灣廟宇圖鑑》一書,書中提到「依照中國建築的傳統,在平地上用土築成高台以示鄭重,用以祭天、祭神,名曰「壇」;帝王所居、朝會之所。或供奉神佛之處曰「殿」:天子的居所,或宗廟、佛寺、道觀、學校曰「宮」;祭祀祖先或供奉神佛的屋宇,甚至王宮的前殿、朝廷議政的地方,統稱「廟」;政房、正是官府辦公的地方或祠廟都可稱「堂」;宮門前張示法令和佈告的地方,或亭臺樓榭、道士修道之處均稱「觀」;官署、官舍或供奉神像處、佛門比丘所居的地方皆可稱「寺」;國家儲藏文書、財物,或官署、大官富豪的雄偉住宅都統稱「府」;若祭祀祖先或民臣鄉賢的廟則稱「祠」。台灣廟宇在建築規制上的名稱,亦遵循以上的傳統。」從建築的觀點來看,「三芝貝殼廟」在外觀上,有其特殊意涵;廟宇本質上,是「宮」是「廟」是「寺」?有待我們進一步去了解。最重要的是,它扮演的角色,不只是一座廟,而是「富福社藝宣大隊」的社團精神,因為這股信仰的力量,成就了今日的「富福傳奇」。

 

 

  鄭志明先生在《台灣民間信仰與儀式》一書中的序文中提到:「民間信仰是民眾的精神文化,是人類長期在天地間奮鬥下的產物,反映出人們的自主性、主動性與創造性的精神活動,以神靈的崇拜滿足了世人的生活需求,透過儀式的不斷操作實現了自我的生命….」(民86)。富福社藝宣大隊正是扮演此角色,為了實現濟公師父「救世」、「教育意義」的想法,便在三芝此地開闢「三芝富福頂山寺」此廟供人參拜,並讓信徒瞭解濟公師父想教導大家的是甚麼。

 

 

考資料:

1.  台灣廟宇圖鑑/民93/康若錫

2.  台灣民間信仰與儀式/民86/黃文博

3.  http://mygod0328.pixnet.net/blog/post/29431771 南台灣的濟公廟宇及其信仰(1)/民94/張忠良

4.  http://mygod0328.pixnet.net/blog/post/29431816 南台灣的濟公廟宇及其信仰(4)/民94/張忠良

圖片參考:

1.  http://www.knife.com.tw/buddha-news/default2.html 萬佛新聞網/吳文隆

2.  www.flickr.com/photos/33651035@N08/322713779 Flickr 上的 拜拜人潮 相片分享

Top

 

 

   〔首頁〕 簡報頁  〔專題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