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首頁 
設計藍圖 
溼地何處去 
旅遊行程 
美在忠義 
溼地印象 
研究心得 
[歷史][位置]

獅子頭下的石碑 記錄著五股洲後村的遷村過程

 

 

    日據時期的洲後村,據說是當時台北的大米倉,豐富的農作物,主要供給台北地區的居民。

    民國53年,政府為了解決颱風天台北地區淹水問題,將觀音山腳下的獅子頭隘口炸開,拓寬水道;隘口的位置就位於圖中前方的木棧道。

    獅子頭隘口炸開後,水患開始肆虐蘆洲以及五股地區;每當遇到淡水河大潮時間,海水混著河水,就會淹沒洲後村的大片農田土地,居民的房舍也無法倖免。被水淹過的土地,因為鹽分殘留過重,導致農作物難以生長。

    民國57年洲後村的所在地,被政府歸類為一級洪水平原區,因此不能做任何的建設,不能隨意的蓋房子,大家雖然不滿,卻也只能無奈接受。

    到了民國73年政府強制遷村,這裡的人只好離開世代相傳的土地,搬到蘆洲堤岸附近居住,洲後村的土地也就成了現在的二重疏洪道五股溼地。

    不論是不是這群洲後村人的後代,在這成蘆橋旁自行車步道享受自然風光的我們,都必須要體悟到,我們腳底所踏的土地、眼前所看的溼地生態、河岸風光.....,這裡所有的一切,都是許多人的眼淚與汗水堆砌而成的,除了享受輕鬆悠閒的旅遊,更要時時珍惜這片土地。

[首頁][設計藍圖][溼地何處去][旅遊行程][美在忠義][溼地印象][研究心得]

著作權(c) 2009 台北縣蘆洲市忠義國小5年13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