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_2.jpg

鼓色鼓香國內鼓

鼓類樂器種類繁多,各有特色,演奏方法當然也不盡相同,有豐富的打擊曲調,除了可合奏外,亦可當作獨奏樂器使用。

大堂鼓

所謂「大堂鼓」就是一般大家所見的「大鼓」。就是比「小堂鼓」大的「雙面鼓」,一般鼓面直徑在一尺半以上。由木製的圓桶上下端蒙以兩塊面積相等的鼓皮製作而成。一般擺在四腳的木架上演奏,演奏時用兩根木槌敲擊鼓面而發音。音色低沈而厚實。根據使用場合不同,可分為兩種,一種用於戲劇或道教儀式後場的大鼓,鼓面比「通鼓」還大,但高度比較小;一種用於儀杖隊的大鼓陣,是巨型大鼓。

小堂鼓

形制與「大鼓」概略相似,雙面用皮革蒙緊於鼓框上,以釘固定在弧形木製的鼓身之上,利用一對頭粗尾細的鼓棒,以細的一端擊鼓,使之共鳴而發出聲音,音箱較「拍鼓」大之雙面鼓,面徑約六寸,桶高約八寸,音量適中。擊奏時鼓邊和鼓心的聲音並不相同,鼓邊音高、鼓中央音較低。它擔任指揮的角色音色明亮而富有彈性,發出的聲音像「通通」,因此稱為「通鼓」。

腰鼓
 

據說是由羯鼓演變而來,腰鼓外型似圓筒狀,前後兩端略細,中間則稍粗,兩端蒙皮,鼓身有兩支鐵環,用帶子懸掛在表演者腰際,兩手各執一支木槌敲打,腰鼓雖無固定音高,但音響清亮,用作伴舞樂器,亦可作為舞蹈道具,是腰鼓隊的主要樂器,能表現歡快熱鬧的情景。

板鼓
 

1991年,王錫坤師傅製造,鼓身木板較厚,中間振動發音的鼓面僅有5-10厘米,鼓皮張緊於鼓面並包到鼓身底端,在底部箍以鐡圈。

陶鼓
 

2004年,王錫坤師傅製造,鼓身的材質為陶,是王師傅挑戰自我,嘗試以不同材質的創作之一。

潮洲小鼓
 

廣東的潮洲鑼鼓使用樂器之一。

銅鼓
 

銅鼓是從作為炊具用的銅釜脫變而來,主要以青銅製成,其形制呈圓形,由面、胸、腰、足、耳等五部份組成,胸部一般都呈圓滑狀,並以較規則的弧度均勻向外膨出,胸部上托著鼓面,下部連腰,腰下是鼓足,底徑往往大於鼓腰,在胸與腰的結合部份有對稱的一雙、兩雙或四雙掛耳,作為繫繩或手提之用。

木鼓
 

阿美族木鼓原本是原住民織布時,用來固定布匹的器械,一度被用來傳遞狩獵、或是部落集會、緊急事故發生時的信號發布器,可以用鼓聲的數目及長短辨別事物的性質,現在則成為阿美族在豐年祭或是音樂表演時主要的打擊樂器。

廟鼓
 

鼓在寺廟裡,本是用在誦戒、用餐、聽法…等場合敲打集眾用的;後來寺廟中,早起夜寢時,也擊鳴鐘鼓。寺廟中的鼓,會將鼓拋光,求得美觀。鼓的音調不能太高,偏中低音,較為低沈,可稱為中國大鼓。有人說:「凡是有中國人的地方必有鐘鼓」,這是因為大多數中國人篤信佛教,中國人聚居的地方都會蓋廟,而廟裡都設有「鐘鼓」。鐘鼓原為佛寺用來早晚時作為僧侶作息為依據,故有「暮鼓晨鐘」之說,在民間信仰廟宇中,鐘鼓則在神明進出或仰送友廟神明時,用來敲擂助威之用。

法用小堂鼓
 

這顆印有「响仁和王阿塗」的小堂鼓,是中櫪巿范揚鑫先生拿來請王錫坤師傅換鼓皮時,王師傅用三個七吋鼓向范先生所換得。此小堂鼓直徑士二公分,高十五公分,製作於民國二士五年,是范先生父親買來從事廟會祭典活動,養活八個小孩的家當。此鼓雖已歷經七十二年,但敲打起來仍然清脆高亢。

鼓典彩繪
 

彩繪為悠久傳統的應用藝術,常見應用於寺廟、祠堂、民間年節慶典之裝飾,陳設及器具上的一種特殊繪畫方式。這些代表吉祥的圖案更是深入生活,運用於家居裝飾上,後由於社會變遷,加上此項民俗工藝均以師徒傳承,一般民間不易瞭解其製作過程,致此民間才藝因而逐漸式微。由於古代的鼓多為貴族、官家所使用,鼓身常繪有精緻的彩圖,如:龍、鳳、龜、麟、朵雲紋、海浪紋、錢紋…等,顏色鮮豔亮麗,式樣極富中國節慶的喜味。

八角鼓
 

八角鼓,滿、白、漢等族的打擊樂器。八角鼓演奏時,演奏者左手持鼓,鼓身豎直,右手敲擊鼓面發聲,有坐、彈、墊、輪等技巧。搖震鼓身,小鈸互相碰擊發音,左手亦可彈擊鼓板反面。彈鼓面與搖鼓身發出聲響,清脆悅耳,主要用於伴奏說唱"單弦",由演唱者自打自唱。

西藏達如鼓
 

此鼓身材質為頭顱骨,手鼓藏語稱(紮瑪如),與金鋼、金鋼鈴一樣,均為修密法者的隨身法器。使用時,手握中間凹處,搖擺出聲。鼓架多用頭顱骨、木材、象牙作成,鼓面蒙皮。這件鞀鼓製作得十分考究,為一般的規格使用木質製作,繫有吉祥幔手工細緻色彩華麗鮮明。達如鼓還可以象牙、木料製成。

定音缸鼓

根據缸鼓(花盆鼓)改良而成。樂隊演奏中經常以兩個或三個為一組,兩個一組的多定為主音及屬音,三個一組的則增加下屬音、上屬音或下中音等其它音。

書鼓

鼓形呈扁圓形,兩面皆蒙皮,發音較堂鼓低,但仍響亮,鼓書專用伴奏,用單箭演奏,書鼓置於竹製鼓架的編繩上,說唱者左手執書板或梨花片,右手執鼓箭擊鼓。

狼鼓

流行於福建地區,源自於古代細腰鼓類樂器。木製鼓身,中部細窄,兩端粗大且中空,兩面蒙牛皮,鼓皮裝置於金屬圓環上,由繩索穿上繃緊。 用木槌敲擊或用手拍打,常使用於福建地區“籠吹”、“福州十番”等器樂合奏和閩劇伴奏。

陣鼓

一般廟會陣頭常用的鼓,聲調叫龍鼓低沉。

獅鼓

舞龍舞獅時所用的鼓,聲調較高昂清脆,能響徹雲霄。

誦鼓

誦經時所用的鼓,聲調則較廟鼓宏亮。

龍鼓

舞龍時所用的鼓,聲調較獅鼓低沉。

排鼓

鼓類樂器的新品種,根據民間常用的中型堂鼓和腰鼓改良而成,外形美觀,音色更是豐富多變,具有民族風格。用於器樂合奏、地方戲曲和歌舞伴奏。排鼓是由5個大小不同、發音高低有別的鼓組成。排鼓發音跳躍且活潑,有堂鼓的風格,又具有圓潤、抒情的特點。更適於大型民族樂隊使用及鼓樂獨奏,有豐合富多彩的音樂效果。

琴鼓

一種能夠演奏旋律的漁鼓,由16根長短不同的毛竹筒(或塑料簡)組成,每根竹筒上覆牛皮或羊皮。演奏者雙手各執一支竹製琴箭擊奏,發出由(D~f1)16個音,音色柔美滑潤、明亮動聽。

漁鼓

南宋時已有這種樂器。演奏時,左手環抱漁鼓,右手拍擊,是民間曲藝主要伴奏樂器。

羯鼓

原本流行於西域地區,但南北朝時傳入中原。得到唐玄宗之極力推崇,唐代成為主要演奏樂器,演奏時一般置於木座上,用兩根鼓杖敲打,速度相當快速,是當代龜茲樂隊的特性樂器之一,演奏者採用各種複雜的打擊方式,擊鼓面不同的部位,可演奏出輕重緩急、驚心動魄的曲調。

戰鼓

外形與大鼓相似,但鼓身較矮小,故有“扁鼓”之稱。發音比堂鼓低,但很響亮。過去常用於宗教音樂,如今主要用在民間器樂合奏、燈會、雜技舞蹈、團和鑼鼓隊。

點鼓

呈扁圓形,鼓框用色木等硬質木材製成,中間微高,兩面蒙牛皮。鼓槌被稱為簽子。演奏者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執鼓槌敲擊。左手持板擊節。

蛙飾銅鼓

傳說古代之佤族,西盟縣西北的樹林中有一大面湖,湖中有一對蛙精,育有九男九女,其長成婚配後,分別居住於九條山溝中,蛙精去世後,佤族為了紀念他們,用青銅鑄成銅鼓,並於鼓面上鑄有立體蛙飾。

布袋戲演出中的堂鼓

布袋戲劇團之組織,可分為前、後場。前場由主演及助演組成,負責全場日白並操弄主要腳色;後場包括唱曲藝人與演奏樂器之樂師,人數視劇團需要而定。以北管布袋戲後場為例,一人司鼓,為後場指揮,負責堂鼓、單皮鼓、扁鼓、拍板及扣仔板等樂器;一人掌鑼,負責大鑼、大鑼、小鑼及小鈸;絃吹二人,負責嗩吶、京胡、殼仔絃、二胡及月琴等樂器,其中一人為「頭手吹」,另一人為「副吹」。唱曲人數則不固定,有由前場頭手擔任者,另有由後場打鑼、絃吹兼任,或另由專人負責演唱。

虎座鳳鳥懸鼓(銅製)

以臥虎和玄鳥作為鼓架,架上懸一扁鼓,造型華美生動。

TOP